绕避胡杨林,保护水源地,建野生动物通道生态环保理念贯穿格库铁路设计建设
格库铁路新疆段穿越动物通道时修建的大桥
全长734公里的格库铁路新疆段途经世界最大原始胡杨林保护区、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台特玛湖湿地,在铁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始终,源源不断地将“绿色动力”注入这条铁路通道,实现了铁路建设和生态环保的“双赢”。
12月8日,中铁一院集团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格库线新疆段项目负责人王新栓给记者介绍说:“格库铁路新疆段路线设计之初就贯彻环保选线理念,沿线采取了绕避胡杨林和动物水源地、建设野生动物通道、保护水源地等多种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将格库铁路建设成为一条绿色生态的铁路大通道。”
格库铁路新疆段采用高架桥跨越台特玛湖
塔里木河流域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与周边天然林草共同构成一道生态屏障,维系南疆的生态环境和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格库铁路新疆段在线路设计之初就遵循尽量“靠近公益林,但不进入”的原则,既避免砍伐胡杨林,又尽可能远离风沙区,以降低风沙对铁路建设运营的危害。同时在工程上采取了一定措施,两边设挡土工程,有条件地段以桥代路,最大程度减少用地,减少对胡杨林的占用。 铁路线在经过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在保护区内共修建了13座隧道,这些隧道起着“生态桥”的作用,连通着铁路两侧的山头地面,有利于在山地活动的动物如盘羊、岩羊、猞猁等往返活动,还在野生动物主要迁徙通道处,修建了31座高5米以上的大桥,有利于大、中及小型动物穿越。 “在野骆驼保护区内有一个叫斯米尔泉的地方,是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一个重要水源地。在原先设计方案中,格库铁路新疆段路线离斯米尔泉只有1.2公里,为了尽可能减少铁路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饮水的影响,我们又重新对线路进行了优化,将线路离斯米尔泉的距离拉开到了5公里,新的方案增加投资1.4亿元,改线30公里左右,但对野生动物水源影响显著减弱,对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王新栓说。
格库铁路新疆段采用高架桥跨越台特玛湖
记者了解到,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到格库铁路新疆段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在通过台特玛湖时,摒弃了投资更节省的路基通过形式,采用高架桥跨越湖区,桥梁设计从原先的7.5公里扩展到了24.5公里,成为全疆最长的铁路桥。此外,桥墩全部采用花瓶式桥墩,既确保了湖水的自然流动,又为生活在湖区的野生动物留下了穿越湖区的通道,有效保护了湖区的自然生态,形成一道美丽风景线。而在铁路跨越米兰河、若羌河时,还设计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及事故池,可以将桥梁上的雨水以及事故废水导入事故池,避免对河流产生污染。 格库铁路新疆段还是新疆第一家引入环保监理制的铁路项目,铁路建设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第三方单位进行实时监督,通过不断将生态环保理念注入到铁路建设中,真正实现了铁路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双赢”。
绕避胡杨林,保护水源地,建野生动物通道生态环保理念贯穿格库铁路设计建设
格库铁路新疆段穿越动物通道时修建的大桥
全长734公里的格库铁路新疆段途经世界最大原始胡杨林保护区、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台特玛湖湿地,在铁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始终,源源不断地将“绿色动力”注入这条铁路通道,实现了铁路建设和生态环保的“双赢”。
12月8日,中铁一院集团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格库线新疆段项目负责人王新栓给记者介绍说:“格库铁路新疆段路线设计之初就贯彻环保选线理念,沿线采取了绕避胡杨林和动物水源地、建设野生动物通道、保护水源地等多种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将格库铁路建设成为一条绿色生态的铁路大通道。”
格库铁路新疆段采用高架桥跨越台特玛湖
塔里木河流域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与周边天然林草共同构成一道生态屏障,维系南疆的生态环境和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格库铁路新疆段在线路设计之初就遵循尽量“靠近公益林,但不进入”的原则,既避免砍伐胡杨林,又尽可能远离风沙区,以降低风沙对铁路建设运营的危害。同时在工程上采取了一定措施,两边设挡土工程,有条件地段以桥代路,最大程度减少用地,减少对胡杨林的占用。 铁路线在经过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在保护区内共修建了13座隧道,这些隧道起着“生态桥”的作用,连通着铁路两侧的山头地面,有利于在山地活动的动物如盘羊、岩羊、猞猁等往返活动,还在野生动物主要迁徙通道处,修建了31座高5米以上的大桥,有利于大、中及小型动物穿越。 “在野骆驼保护区内有一个叫斯米尔泉的地方,是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一个重要水源地。在原先设计方案中,格库铁路新疆段路线离斯米尔泉只有1.2公里,为了尽可能减少铁路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饮水的影响,我们又重新对线路进行了优化,将线路离斯米尔泉的距离拉开到了5公里,新的方案增加投资1.4亿元,改线30公里左右,但对野生动物水源影响显著减弱,对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王新栓说。
格库铁路新疆段采用高架桥跨越台特玛湖
记者了解到,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到格库铁路新疆段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在通过台特玛湖时,摒弃了投资更节省的路基通过形式,采用高架桥跨越湖区,桥梁设计从原先的7.5公里扩展到了24.5公里,成为全疆最长的铁路桥。此外,桥墩全部采用花瓶式桥墩,既确保了湖水的自然流动,又为生活在湖区的野生动物留下了穿越湖区的通道,有效保护了湖区的自然生态,形成一道美丽风景线。而在铁路跨越米兰河、若羌河时,还设计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及事故池,可以将桥梁上的雨水以及事故废水导入事故池,避免对河流产生污染。 格库铁路新疆段还是新疆第一家引入环保监理制的铁路项目,铁路建设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第三方单位进行实时监督,通过不断将生态环保理念注入到铁路建设中,真正实现了铁路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双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