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若羌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聚焦若羌

【我的巴州客户端】巴州优秀专家工作室丨罗布泊腹地的“科研尖兵”记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刘清旺创新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5-07-11 20:24
访问量:
来源:我的巴州客户端
[ 打印 ]
【字体:
分享:

“‘两栖式腾龙号’水采机水下船身配备履带行走装置,前端装备旋转切割头,切割头作业面距离是9米,走过1000米宽的盐池航道,采矿量近万吨。到了对岸,再调头切换航道,开始下一航道的采收工作。”在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开发有限公司采矿工作现场,巴州优秀专家工作室领衔人刘清旺指着盐池中正在作业的“两栖式腾龙号”水采机介绍道。

“刘清旺创新工作室”团队组织开展现场踏勘。

国投罗钾公司两栖式“腾龙号”水采机是硫酸钾生产过程中原矿采收的主要设备,由罗钾公司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制造并获得国家专利,能实现“无人驾驶”、自动化作业。2024年以前,“腾龙号”水采机未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采矿作业功能,需要公司职工顶风迎浪、轮班操作,一度面临人机工作效率低、日常运维强度高、安全隐患风险突出等难题,急须进行智能化装备升级改造。“刘清旺创新工作室”主动“揭榜挂帅”,承担了对关键设备的研究和改造任务,工作室成员尝试通过融合物联网、电气自动化、视频AI、国产控制器及北斗导航等前沿数智化技术,为“腾龙号”水采机增加远程集控、无人驾驶等功能。

“刘清旺创新工作室”团队在劳动技能大赛现场,探讨车工技能比赛细节。

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工作室成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每当遇到技术难题时,大家都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经过一年时间的无数次试验和探索,工作室顺利完成“水采机智能采收系统研发项目”,帮助“腾龙号”水采机接入“智能化操控序列”实现远程集控,采深偏差较人工操作提升60%,设备运转率较改造前提升50%以上,其搭载的“国产芯”更在企业信创战略中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刘清旺与技术人员现场讨论改造方案。

工作室领衔人刘清旺介绍道:“该项目智能采收及数字化具体应用升级后,稳产增产效应显著,综合人机工作效率同比大幅提升约35%!”该项目凭借显著实效,荣膺“自治区质量协会年度质量技术项目一等奖”。

“水采机智能采收系统研发项目”只是“刘清旺创新工作室”攻坚克难、科研创新的一个缩影,该工作室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工艺流程创新及专用设备升级改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工作室研发的自动润滑系统适应性应用,实现润滑油脂用量同比节约12.5%;开展的钾镁肥生产工艺升级改造项目、水盐体系硫酸钾造粒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利用,以及关键设备在线监测、自动测矿装置等智能化转型升级成套技术研究,为公司硫酸钾生产工艺改造、智慧工厂建设、数智化转型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

工作室领衔人刘清旺开展基层技术研讨。

“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公司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这是工作室领衔人刘清旺的坚定信念,也是工作室的行动指南。工作室注重“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构建人才培养“521”机制,为工作室成员精心设计阶段性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同时建立“导师制”,定期由企业高层、技术专家就企业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等实际问题与工作室成员进行专题研讨,帮助其迅速成长。在工作室培养和带动下,青年才俊茁壮成长:成员康明自研项目在国投集团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电工张万喜摘得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电工项目银奖,并获得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资格;钳工沈鹏获得巴州地区技能比武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些闪耀的成绩,是工作室匠心育人的最佳诠释,而刘清旺创新工作室,已然成为国投罗钾一张响亮的创新名片。

中央控制室全景。

“下一步,工作室将发挥科研创新优势,努力解决好公司钾盐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在技术攻关中不断取得突破,为国投罗钾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面对未来,“刘清旺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信心满满。

相关附件:

  • 3.1.png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