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业务。作为服务基层农村、社区的法律服务平台,其工作职责具体包括:
(1)为村民、居民及时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法律意见;
(2)接受村民、居民委托,代为起草、修改有关法律文书和参与诉讼活动;
(3)定期举办法治讲座,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宣传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
(4)参与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的纠纷调处工作;
(5)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为村民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拆迁、环境治理保护等村(居)治理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等。
村(社区)法律顾问应当通过工作台账等方式,如实记录提供法律服务有关情况,每月提供不少于4小时的现场法律服务,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法治讲座。同时,要建立微信工作群,加强与基层群众、村(居)委会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联系,确保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随时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微信工作群成员一般应当包括: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村(社区)两委成员、调委会成员以及部分党员和村(社区)民代表等。根据法律服务需要,可吸收所在地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加入。同时,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微信群,成员包括本县级区域内所有的村(居)法律顾问,以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部门负责同志。
承办业务。作为服务基层农村、社区的法律服务平台,其工作职责具体包括:
(1)为村民、居民及时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法律意见;
(2)接受村民、居民委托,代为起草、修改有关法律文书和参与诉讼活动;
(3)定期举办法治讲座,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宣传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
(4)参与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的纠纷调处工作;
(5)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为村民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拆迁、环境治理保护等村(居)治理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等。
村(社区)法律顾问应当通过工作台账等方式,如实记录提供法律服务有关情况,每月提供不少于4小时的现场法律服务,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法治讲座。同时,要建立微信工作群,加强与基层群众、村(居)委会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联系,确保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随时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微信工作群成员一般应当包括: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村(社区)两委成员、调委会成员以及部分党员和村(社区)民代表等。根据法律服务需要,可吸收所在地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加入。同时,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微信群,成员包括本县级区域内所有的村(居)法律顾问,以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部门负责同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