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若羌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今日关注

看若羌如何变“废”为“肥”

发布时间:2023-05-02 17:45
访问量: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 打印 ]
【字体:
分享:

提到若羌,首先想到“若羌红枣”。“若羌红枣”之所以名扬天下,除了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高山雪水灌溉外,还有一个重要秘诀——增施有机肥。

眼下,正值红枣抹芽施肥之际,在若羌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可以看见一个又一个“小土堆”,用铁锹扒开,一股发酵味扑鼻而来,这些“小土堆”都是沤了一冬的农家肥,是枣树生长最好的养料。

近日,在吾塔木乡果勒艾日克村枣园里,枣农蒙元魁和工人们正忙着往地里运送农家肥。

蒙元魁从2001年开始种枣树,已经种植了二十多年,在他眼里,这些农家肥就是尚未变现的金子。他说:“去年9月我就开始囤积农家肥,一共囤积了80多吨。我们家有40亩红枣园,一个星期就能施完肥。施农家肥比施化肥实惠,枣树叶子牛羊也喜欢吃。我还可以用它和养殖户换肥料,真是一举两得。”

俗话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是先辈传承下来的种植经验。经过沤制、烧制、腐熟、消毒后的农家肥,肥力强、肥效长,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对于改良土壤物理性质、耕作性能,保水保肥,调节土壤温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有着化学肥料不可替代的作用。

“使用各类禽畜粪便等原料作为有机肥,实现了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农业生产的双赢,同时还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施农家肥可以降低农户支出,提高红枣产量,每亩可多产50公斤到80公斤红枣。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若羌红枣高产优质与近年来走绿色果品高产高效发展之路密不可分。随着若羌有机红枣的不断推广,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枣花节、红枣节更是吸引了全国网民和游客的目光,促进了消费,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业带多业、一业兴多业旺”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