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若羌县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文旅产业融入南疆旅游圈、巴州旅游圈,实施“引客入疆,送客出疆”工程,持续打响“丝路楼兰·秘境若羌”旅游品牌,扎实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202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5.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8.79%和81.26%。
米兰古城遗址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汉唐时期重要遗迹,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若羌县实施巴州米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1995.24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15050平方米。建设内容有保护展示空间、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目前项目主体以及第一次内饰装修已完成,计划今年3月启动展陈布展工作。项目建设在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3年,若羌县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在G315、G218国道沿线设立旅游宣传牌、旅游提示牌,落地旅游景区景点通信铁塔、新建旅游厕所、停车场等一系列解决“三难一不畅”的惠民项目,努力发挥好进疆第一站大门的服务功能。2023年,米兰古城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阿拉干自驾车营地成功创建为国家3C营地;吾塔木乡果勒艾日克村成功创建为自治区重点旅游村;全县38家乡村民宿稳步运行,维也纳酒店营业;楼兰印象步行街、楼兰商业街、楼兰农贸市场成为旅游消费新热点区域。
目前,若羌县共有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星级饭店2家、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星级农家乐8家。
在阿尔金山下、若羌河畔,坐落着中国传统村落——若羌县铁干里克镇果勒吾斯塘村。这里遍布果园,红枣飘香,阿尔金禹龙山庄就建在当地一处128亩的果园旁。自2003年成立以来,阿尔金禹龙山庄已经成长为自治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通过挖掘本地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2023年我们接待了30多万名游客,明年要增加50至100张床位,开展拓展训练、自助烧烤等项目,为客人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休闲环境。”若羌县阿尔金禹龙山庄负责人杨晓燕说。
2023年,若羌县围绕高品质乡村游打造合理点位和线路,培育乡村旅游品牌。积极规划设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成功开发一日游旅游路线两条,打造乡村生态观光及红枣采摘旅游线路两条。同时,依托附近沙漠胡杨林、瓦石峡古城、塔什萨依河、药桑子、黄恰玛古以及农家乐和现代农业产业园资源,积极开发各类观光游、农业游,拓宽群众增收途径,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3年,具有千年文韵的楼兰织锦文化创意产品亮相楼兰博物馆,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居民纷至沓来,体验别具风情的枣乡若羌。
文创展区内特色楼兰锦绣丝巾和冰箱贴、楼兰纪念币、书签、民族风披肩、手工包、钥匙扣......近百余款特色产品、非遗文创产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充分领略新疆壮美风景、感受楼兰厚重文化。
若羌楼兰手工作坊负责人孙虎说:“楼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楼兰人的生活风貌,我们采用现代审美视角和楼兰织锦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把从楼兰出土的织锦上发现的图案拓下来做成小丝带、丝巾,大胆配色,使视觉效果在冲突中完美融合,希望在弘扬楼兰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若羌。”
近年来,若羌县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把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产品研发,将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作为背景,推出种类丰富、设计精巧、实用性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文创旅游产品,点燃了游客与居民的文化消费热情,助推若羌文旅融合发展。
“2024年,若羌县将进一步加快实现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提升旅游供给品质,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把若羌打造成为丝绸之路南道重要旅游城市、稳固树立‘进疆第一站’地位。通过打造提升景区景点、举办大型文旅活动、提高接待能力、丰富旅游业态等一系列措施,推进若羌县旅游人次稳步增长、经济收入不断提升。”若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义宏说。
2023年以来,若羌县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文旅产业融入南疆旅游圈、巴州旅游圈,实施“引客入疆,送客出疆”工程,持续打响“丝路楼兰·秘境若羌”旅游品牌,扎实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202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5.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8.79%和81.26%。
米兰古城遗址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汉唐时期重要遗迹,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若羌县实施巴州米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1995.24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15050平方米。建设内容有保护展示空间、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目前项目主体以及第一次内饰装修已完成,计划今年3月启动展陈布展工作。项目建设在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3年,若羌县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在G315、G218国道沿线设立旅游宣传牌、旅游提示牌,落地旅游景区景点通信铁塔、新建旅游厕所、停车场等一系列解决“三难一不畅”的惠民项目,努力发挥好进疆第一站大门的服务功能。2023年,米兰古城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阿拉干自驾车营地成功创建为国家3C营地;吾塔木乡果勒艾日克村成功创建为自治区重点旅游村;全县38家乡村民宿稳步运行,维也纳酒店营业;楼兰印象步行街、楼兰商业街、楼兰农贸市场成为旅游消费新热点区域。
目前,若羌县共有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星级饭店2家、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星级农家乐8家。
在阿尔金山下、若羌河畔,坐落着中国传统村落——若羌县铁干里克镇果勒吾斯塘村。这里遍布果园,红枣飘香,阿尔金禹龙山庄就建在当地一处128亩的果园旁。自2003年成立以来,阿尔金禹龙山庄已经成长为自治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通过挖掘本地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2023年我们接待了30多万名游客,明年要增加50至100张床位,开展拓展训练、自助烧烤等项目,为客人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休闲环境。”若羌县阿尔金禹龙山庄负责人杨晓燕说。
2023年,若羌县围绕高品质乡村游打造合理点位和线路,培育乡村旅游品牌。积极规划设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成功开发一日游旅游路线两条,打造乡村生态观光及红枣采摘旅游线路两条。同时,依托附近沙漠胡杨林、瓦石峡古城、塔什萨依河、药桑子、黄恰玛古以及农家乐和现代农业产业园资源,积极开发各类观光游、农业游,拓宽群众增收途径,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3年,具有千年文韵的楼兰织锦文化创意产品亮相楼兰博物馆,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居民纷至沓来,体验别具风情的枣乡若羌。
文创展区内特色楼兰锦绣丝巾和冰箱贴、楼兰纪念币、书签、民族风披肩、手工包、钥匙扣......近百余款特色产品、非遗文创产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充分领略新疆壮美风景、感受楼兰厚重文化。
若羌楼兰手工作坊负责人孙虎说:“楼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楼兰人的生活风貌,我们采用现代审美视角和楼兰织锦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把从楼兰出土的织锦上发现的图案拓下来做成小丝带、丝巾,大胆配色,使视觉效果在冲突中完美融合,希望在弘扬楼兰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若羌。”
近年来,若羌县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把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产品研发,将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作为背景,推出种类丰富、设计精巧、实用性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文创旅游产品,点燃了游客与居民的文化消费热情,助推若羌文旅融合发展。
“2024年,若羌县将进一步加快实现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提升旅游供给品质,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把若羌打造成为丝绸之路南道重要旅游城市、稳固树立‘进疆第一站’地位。通过打造提升景区景点、举办大型文旅活动、提高接待能力、丰富旅游业态等一系列措施,推进若羌县旅游人次稳步增长、经济收入不断提升。”若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义宏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