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若羌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聚焦若羌

【巴州融媒体中心】2024我们这样走过·若羌篇|“新绿”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4-12-16 18:07
来源:巴州融媒体中心
[ 打印 ]
【字体:
分享:

岁月不居,时光如梭。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站在2024年的岁末。

回望这一年,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总有一个瞬间温暖你我,总有一帧画面定格永恒。一年来,巴州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工作要求,围绕环塔里木经济带建设目标,着力培育油气生产加工、绿色矿业和新材料、纺织服装、新能源、特色农产品“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从航空航天、绿电外送、数字算力到生物医药.......巴州新质生产力崭露头角;从交通建设、城乡消费、文化旅游到织密民生保障网.........巴州在破解难题中,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登高望远,今天的巴州气象万千,前景广阔。

2024,精彩看得见!2025,让我们接续奋斗、期待更美好!今日起,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开设“2024我们这样走过”专栏,敬请关注!

2024若羌:“新绿”向未来

专题片制作:黎文辉

12月10日,若羌县迎来今冬第一场降雪。瑞雪兆丰年。回顾2024年,若羌县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取得了“大丰收”。

若羌县凭借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锚定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力,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画卷,其聚焦新能源产业、全力推进新城建设的征程成为一抹耀眼亮色。于荒芜续写繁华,展示了若羌新城崛起的磅礴力量。

中绿电400万千瓦光伏项目。记者黎文辉摄

23个风电光伏产业项目相继开工、投产,全县获批新能源装机达1286.5万千瓦;

6个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逐步健全;

南疆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火储外送基地和“疆电外送”通道火热开建,将提升新能源向外输送能力;

……

01

新能源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雪后的若羌显得格外美丽。那一台台洁白高大的风力发电机整齐排列,叶片随风舞动,似在与苍穹对话;极目远眺,波光粼粼的光伏板矩阵无边无际,宛如蓝色海洋,吞噬着荒芜,将充沛的光热资源高效转化为电能。

在位于若羌河区域的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以下简称中绿电4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在严谨调试设备、精心维护设施,全力冲刺年底全容量并网大关。

“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69.07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272万吨,减少碳排放量688.73万吨,环境效益显著,有力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若羌区域运检中心副经理郭晓阳说,同时,项目通过最大化建筑本体的减碳运行,不仅实现了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还在沙漠治理、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我国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其对于进一步丰富若羌县太阳能利用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力转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在若羌新城展厅观看国家新能源供应保障基地版块。记者廖军摄

新型电力系统已被纳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若羌县风能、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广袤的戈壁荒漠是天然的能源宝库。中绿电400万千瓦光伏项目只是若羌县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一年里,若羌县还相继落地、投产了多个重大新能源项目。

“我们积极推进‘疆电外送’第四通道建设,加快国投、中电建各10万千瓦光热(储能)+90万千瓦光伏等7个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建设。”若羌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左保山说,同时,华电混合储能+100万千瓦风电、中广核50万千瓦风电、立新能源、中核新华独立新型储能等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

这些项目落地投产后,不仅能壮大若羌县新能源产业的规模,更提升了若羌县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县已获批新能源装机达1286.5万千瓦(其中:已并网690.5万千瓦、在建596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实现了大幅提升。

工人们在中绿电400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巡护。记者廖军摄

02

新能源赋能绿色发展

新能源产业的崛起,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据统计,2024年若羌县通过新能源产业项目带动就业人数超过万人,人均年收入显著提升。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在若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远景能源年产300套风机、金风科技200万千瓦风机轮毂、上海泰胜年产200套塔筒项目等已建成投产。此外,国晟能源(一期)2GW大尺寸异质结组件、东方电气年产300套风机叶片等项目将在年底建成投产。产业园将主要围绕风电光伏设备,逐步形成完备的风机、光伏发电组件装备研发、生产、配套组件、运维服务等上下游全产业链生产装备制造基地。

“我们紧紧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及若羌新城规划,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寻找契合若羌发展的产业,重点招引风电铸造、发电机、齿轮箱等高产值、高附加值、高税收产业,为若羌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若羌县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于佳宁说,目前,该县已落地实施东方电气、远景能源、金风科技、上海泰胜、江苏国晟等企业项目,计划2025年落地上海电气、大恒能源、中水四局等企业项目,预计产值达50亿元以上。

03

能源变革催生城市蜕变

随着一批国家新能源重大项目在若羌县相继开工、投产,若羌新城建设的步伐也更加坚实有力。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若羌新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0年)》,到2030年,要将若羌新城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供应保障基地。

走进若羌新城展厅,国家新能源供应保障基地版块格外醒目。“我们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方向,通过加大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力度、提高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措施,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左保山说,同时,若羌县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区域新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

2024年,是若羌里程碑,更是新起点。若羌县正以磅礴之势,坚持生态向绿、产业向新发展理念,掀起重大新能源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批关乎全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新能源项目相继开工、投产,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为若羌乃至巴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记者廖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