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意外灾难的困扰
2017年的一天,正在地里忙碌的刘学敏突然被一阵手机铃声惊扰,她接过电话顿时被一个不幸的消息所震惊——丈夫严重摔伤。
一向手脚麻利的丈夫怎么会摔伤呢!当刘学敏匆匆赶到医院时,只见出门还活蹦乱跳的丈夫,此时躺在医院病床上一动不动。经过各种仪器和专家的诊断,结果很快出来:手腕粉碎性骨折,盆骨尾骨等处多处骨折。
此时正是农忙季节,50多亩枣园需要打理,各种家务,两个上学的孩子,一切如同泰山压顶般向她袭来,刘学敏欲哭无泪。
往事历历在目,一时间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2004年,从河南来到新疆闯世界的刘学敏一家人,在和静县打工。最初的创业从承包别人的60亩地开始,番茄、辣椒、西瓜,啥挣钱种啥,然而几年辛辛苦苦下来,夫妻俩依然两手空空。
仿佛冥冥之中的召唤,2009年,刘学敏来到若羌县果勒吾斯塘村投奔亲戚。就是这个离若羌县仅几公里的村庄却给了刘学敏巨大的温暖。第一年承包枣园竟挣了十几万,不仅如此,2010年5月,还彻底解决了全家的户口问题。
幸福生活向她招手,解决了户口,就意味结束了多年飘泊不定的生崖,夫妻一心一意要靠勤劳的双手来过上好日子。他们在当地买果园、包果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在夫妻俩全心全意地奔小康时,谁会想到一场意外的灾难竟令这个家庭瞬间陷入绝境。
夜色催更,凉晨收露,刘学敏压力重重。
男人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而此时的丈夫却卧床不起。经过整整20多天治疗的丈夫,回到家中依然不能自理。这场意外,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而且入不敷出。此时两个儿子一个初中,一个大学,正是用钱之际,刘学敏不仅不能出去挣钱,还要全心全意地留在家里照顾丈夫。
一场灾难,让原本富裕的家庭瞬间成了全村名副其实的困难户。
枣夹核桃的突发奇想
“困难只会欺负软弱,强者决不会被吓倒!”刘学敏下决心要走出困境。
2017年底,刘学敏并没有把家中仅存的八吨红枣卖给收购商,而是决定自己寻找市场。经过数日奔波后,红枣价格竟然卖得相当不错,比同村收购价高出许多,总算能维持一家最基本生活。
智慧是梦想的羽翼,竟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2017年的冬天,没钱给上大学的孩子买零食的刘学敏,突发奇想萌生出一个给孩子做零食的念头。干果都是现成的,枣、核桃,葡萄干,当她将这三种干果有机地嫁接组合在一起时,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了,这个妙巧的组合竟然色香俱全,香、脆、甜尽在小小的枣夹核桃里。
“妈,你做的枣夹核桃我们同学和家长们都喜欢得不得了,你能不能再多做点?”从遥远异乡传来了儿子的赞叹声,让刘学敏喜出望外。
“何不把枣夹核桃做成一种产业呢?”刘学敏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
说干就干,她立即买来机器设备,原料全是自己的,一种叫“枣夹核桃”的新型干果迅速闯进人们的视野。通讯工具目前是最快的传播方式,很快,刘学敏在手机微信群里便有了自己的客户群。
小心思,大收益。枣夹核桃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可没有场地,仅在自家小院的小打小闹干不出什么大名堂。
正当刘学敏苦恼之际,村委会主动上门,为鼓励她继续创业,免费为她提供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屋作为加工厂。有了宽阔的厂房,很快“石榴籽红枣加工厂”一个响亮的招牌在果勒吾斯塘村挂牌成立。
这下可解决了大问题!接着她投资十几万元建起存货的冷库。石头很小,山群很大,有了政府的支持,有了固定的生产厂房,就有了稳定的客户,“石榴籽红枣加工厂”迅速产生收益,当年净收入达十几万元。
从此,刘学敏也彻底脱贫,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携手共同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带富乡亲才叫富。”
富起来的刘学敏从来不会忘记政府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她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收购红枣时,她首选收购本村困难户的红枣,并且每公斤高出市场价2—3元。风险由自己承担,绝不欠款!
“工人就从本村困难家庭的闲置人员中招收!”刘学敏坚持道。多则20多人,少则十几人,长期固定的人员十四五个。由于采取计件工作制,多劳多得,就业方式灵活,工作轻松简单,谁闲谁来。一天少则七、八十元,多则一百多元,即不需复杂的技能,又能顾全家庭,还能兼顾农活,这么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从零散订购到成批的订单,刘学敏的红枣产业路子越走越宽。
然而,就在订单纷纷而至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下子来了二十多个工人,由于新来的职工质量意识淡薄,在生产过程中,三种干果完全不按标准配置,随意增减,加之渗泡的葡萄干过湿,收到干果的客户纷纷要求退货。
“不光要赔礼道歉,还要主动承担赔偿损失,光一次性退款就1万多元,并且还把产品无偿地送给客户,最难过的是有的客户直接将我拉黑。”刘学敏只要一想起这次意外事件,便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失去了长期建立起的合作关系,刘学敏并没有责怪工人,而是冷静下来独自查找问题。
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她立即着手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按照标准化生产模式,统一规范生产程序!一系列办法出台,效果立竿见影,产品质量迅速得到提升。
2020年,受疫情影响,许多大单被取消,但小单依然源源不断。枣夹核桃也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喜爱。早餐、零食,枣夹核桃成了当仁不让的选择。
每一个人都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睛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刘学敏并没有放松自己,而是更加精益求精:“原材料必须精挑细选,最新鲜的!每一个订单必须现订现加工,从不囤货!”由于产品为纯手工,加工慢,工资成本居高不下,刘学敏则采取批发模式,薄利多销。
如今的枣夹核桃不仅成为村里的一个产业链,而是一条带动困难村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红枣产业经济的发展。
村庄里飞出的欢笑声
见到刘学敏时,只见刘学敏夹杂在满地的包装与干果中,正忙得满头大汗不以乐乎。
刚刚从冷库拿出的红枣、核桃仁需要放置,巴旦木、杏干需要摆上货架,满满的货架上,红枣、葡萄干、巴旦木、枸杞、杏干、无花果……
要货的客户还在不断催促,手机上不断有新的微商客户继续加进来。如今的刘学敏,经营的品种项目越来越多,不仅做干果加工,同时销售全疆各地土特产,只见高大的柜台上,几十个品种摆放得满满当当。
还有什么比充实的生活,忙碌的挣钱更令人开心呢?
繁华炫目处,独嗅红枣香。刘学敏爱上了村庄,爱上了枣夹核桃,爱上了这里的姐妹。只要一提起她的“石榴籽红枣加工厂”她便笑得如盛开的鲜花一样灿烂。
她说:“党的政策好、政府好、若羌县好,我爱这片土地,我爱若羌胜过爱我的家乡,在这里生活我感到无限幸福,越干越有劲儿,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未来的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
在伟大的中国梦中,每个人都有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刘学敏要带着她的枣夹核
一场意外灾难的困扰
2017年的一天,正在地里忙碌的刘学敏突然被一阵手机铃声惊扰,她接过电话顿时被一个不幸的消息所震惊——丈夫严重摔伤。
一向手脚麻利的丈夫怎么会摔伤呢!当刘学敏匆匆赶到医院时,只见出门还活蹦乱跳的丈夫,此时躺在医院病床上一动不动。经过各种仪器和专家的诊断,结果很快出来:手腕粉碎性骨折,盆骨尾骨等处多处骨折。
此时正是农忙季节,50多亩枣园需要打理,各种家务,两个上学的孩子,一切如同泰山压顶般向她袭来,刘学敏欲哭无泪。
往事历历在目,一时间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2004年,从河南来到新疆闯世界的刘学敏一家人,在和静县打工。最初的创业从承包别人的60亩地开始,番茄、辣椒、西瓜,啥挣钱种啥,然而几年辛辛苦苦下来,夫妻俩依然两手空空。
仿佛冥冥之中的召唤,2009年,刘学敏来到若羌县果勒吾斯塘村投奔亲戚。就是这个离若羌县仅几公里的村庄却给了刘学敏巨大的温暖。第一年承包枣园竟挣了十几万,不仅如此,2010年5月,还彻底解决了全家的户口问题。
幸福生活向她招手,解决了户口,就意味结束了多年飘泊不定的生崖,夫妻一心一意要靠勤劳的双手来过上好日子。他们在当地买果园、包果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在夫妻俩全心全意地奔小康时,谁会想到一场意外的灾难竟令这个家庭瞬间陷入绝境。
夜色催更,凉晨收露,刘学敏压力重重。
男人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而此时的丈夫却卧床不起。经过整整20多天治疗的丈夫,回到家中依然不能自理。这场意外,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而且入不敷出。此时两个儿子一个初中,一个大学,正是用钱之际,刘学敏不仅不能出去挣钱,还要全心全意地留在家里照顾丈夫。
一场灾难,让原本富裕的家庭瞬间成了全村名副其实的困难户。
枣夹核桃的突发奇想
“困难只会欺负软弱,强者决不会被吓倒!”刘学敏下决心要走出困境。
2017年底,刘学敏并没有把家中仅存的八吨红枣卖给收购商,而是决定自己寻找市场。经过数日奔波后,红枣价格竟然卖得相当不错,比同村收购价高出许多,总算能维持一家最基本生活。
智慧是梦想的羽翼,竟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2017年的冬天,没钱给上大学的孩子买零食的刘学敏,突发奇想萌生出一个给孩子做零食的念头。干果都是现成的,枣、核桃,葡萄干,当她将这三种干果有机地嫁接组合在一起时,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了,这个妙巧的组合竟然色香俱全,香、脆、甜尽在小小的枣夹核桃里。
“妈,你做的枣夹核桃我们同学和家长们都喜欢得不得了,你能不能再多做点?”从遥远异乡传来了儿子的赞叹声,让刘学敏喜出望外。
“何不把枣夹核桃做成一种产业呢?”刘学敏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
说干就干,她立即买来机器设备,原料全是自己的,一种叫“枣夹核桃”的新型干果迅速闯进人们的视野。通讯工具目前是最快的传播方式,很快,刘学敏在手机微信群里便有了自己的客户群。
小心思,大收益。枣夹核桃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可没有场地,仅在自家小院的小打小闹干不出什么大名堂。
正当刘学敏苦恼之际,村委会主动上门,为鼓励她继续创业,免费为她提供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屋作为加工厂。有了宽阔的厂房,很快“石榴籽红枣加工厂”一个响亮的招牌在果勒吾斯塘村挂牌成立。
这下可解决了大问题!接着她投资十几万元建起存货的冷库。石头很小,山群很大,有了政府的支持,有了固定的生产厂房,就有了稳定的客户,“石榴籽红枣加工厂”迅速产生收益,当年净收入达十几万元。
从此,刘学敏也彻底脱贫,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携手共同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带富乡亲才叫富。”
富起来的刘学敏从来不会忘记政府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她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收购红枣时,她首选收购本村困难户的红枣,并且每公斤高出市场价2—3元。风险由自己承担,绝不欠款!
“工人就从本村困难家庭的闲置人员中招收!”刘学敏坚持道。多则20多人,少则十几人,长期固定的人员十四五个。由于采取计件工作制,多劳多得,就业方式灵活,工作轻松简单,谁闲谁来。一天少则七、八十元,多则一百多元,即不需复杂的技能,又能顾全家庭,还能兼顾农活,这么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从零散订购到成批的订单,刘学敏的红枣产业路子越走越宽。
然而,就在订单纷纷而至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下子来了二十多个工人,由于新来的职工质量意识淡薄,在生产过程中,三种干果完全不按标准配置,随意增减,加之渗泡的葡萄干过湿,收到干果的客户纷纷要求退货。
“不光要赔礼道歉,还要主动承担赔偿损失,光一次性退款就1万多元,并且还把产品无偿地送给客户,最难过的是有的客户直接将我拉黑。”刘学敏只要一想起这次意外事件,便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失去了长期建立起的合作关系,刘学敏并没有责怪工人,而是冷静下来独自查找问题。
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她立即着手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按照标准化生产模式,统一规范生产程序!一系列办法出台,效果立竿见影,产品质量迅速得到提升。
2020年,受疫情影响,许多大单被取消,但小单依然源源不断。枣夹核桃也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喜爱。早餐、零食,枣夹核桃成了当仁不让的选择。
每一个人都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睛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刘学敏并没有放松自己,而是更加精益求精:“原材料必须精挑细选,最新鲜的!每一个订单必须现订现加工,从不囤货!”由于产品为纯手工,加工慢,工资成本居高不下,刘学敏则采取批发模式,薄利多销。
如今的枣夹核桃不仅成为村里的一个产业链,而是一条带动困难村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红枣产业经济的发展。
村庄里飞出的欢笑声
见到刘学敏时,只见刘学敏夹杂在满地的包装与干果中,正忙得满头大汗不以乐乎。
刚刚从冷库拿出的红枣、核桃仁需要放置,巴旦木、杏干需要摆上货架,满满的货架上,红枣、葡萄干、巴旦木、枸杞、杏干、无花果……
要货的客户还在不断催促,手机上不断有新的微商客户继续加进来。如今的刘学敏,经营的品种项目越来越多,不仅做干果加工,同时销售全疆各地土特产,只见高大的柜台上,几十个品种摆放得满满当当。
还有什么比充实的生活,忙碌的挣钱更令人开心呢?
繁华炫目处,独嗅红枣香。刘学敏爱上了村庄,爱上了枣夹核桃,爱上了这里的姐妹。只要一提起她的“石榴籽红枣加工厂”她便笑得如盛开的鲜花一样灿烂。
她说:“党的政策好、政府好、若羌县好,我爱这片土地,我爱若羌胜过爱我的家乡,在这里生活我感到无限幸福,越干越有劲儿,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未来的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
在伟大的中国梦中,每个人都有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刘学敏要带着她的枣夹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