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器在测定方位
陈宗器(1898—1960),著名地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生于浙江省新昌县。1919年自费留学日本,1920年回国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工科,1924年转入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1925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受聘于辽宁庄河师范,翌年回乡任新昌中学首任校长。1928年到清华大学工程系任助教。1929年5月到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被派往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工作。
斯文•赫定泛舟罗布泊 陈宗器摄
参加了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1934年4月和斯文•赫定一起去罗布泊考察,先后于5月下旬和8月初两次去楼兰。在西北考察将近5年,3次到达楼兰,是中方当时在西北地区考察、工作时间最长的中国学者之一。1943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所研究员,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地球物理所副所长。陈宗器是我国地磁学的奠基人,与刘庆龄发表了《中国地磁测量结果之初步报告》等著作。
1934年,陈宗器同斯文•赫定沿塔里木河乘舟进入罗布泊,成为中国学者遨游罗布泊第一人。并在“游移说”基础上提出罗布泊 “交替湖”的新学说,他认为,是湖泊的位置随着注入的河水分配而交替迁移的结果。
陈宗器在测定方位
陈宗器(1898—1960),著名地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生于浙江省新昌县。1919年自费留学日本,1920年回国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工科,1924年转入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1925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受聘于辽宁庄河师范,翌年回乡任新昌中学首任校长。1928年到清华大学工程系任助教。1929年5月到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被派往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工作。
斯文•赫定泛舟罗布泊 陈宗器摄
参加了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1934年4月和斯文•赫定一起去罗布泊考察,先后于5月下旬和8月初两次去楼兰。在西北考察将近5年,3次到达楼兰,是中方当时在西北地区考察、工作时间最长的中国学者之一。1943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所研究员,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地球物理所副所长。陈宗器是我国地磁学的奠基人,与刘庆龄发表了《中国地磁测量结果之初步报告》等著作。
1934年,陈宗器同斯文•赫定沿塔里木河乘舟进入罗布泊,成为中国学者遨游罗布泊第一人。并在“游移说”基础上提出罗布泊 “交替湖”的新学说,他认为,是湖泊的位置随着注入的河水分配而交替迁移的结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