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赫定探险
1900年3月,斯文•赫定在实地考察罗布泊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楼兰古城遗址。考察途中,向导奥尔德克受命返回前一天的营地取回丢失的铁锨用于挖井取水,奥尔德克返回时带回几件木雕残片,斯文•赫定看罢异常激动,恨不得立即奔向奥尔德克所见的遗址,因当时无充足饮水,相约第二年再来。斯文•赫定以自己的学识和判断,认为此地是有着极为发达文明的古遗址,被公认为是古楼兰发现第一人。
附件:斯文•赫定考察年表
•1865年2月19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1886年4月-8月,游历波斯、伊拉克
•1890年4月,出使波斯
•1890年12月-1935年2月,先后5次进入中国
•1894年4月-8月,几次攀登慕士塔格峰,达到6300米处
•1895年4月-5月,从西向东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1896年1月-2月,从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两处遗址
•1899年12月-1900年2月,从东向西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1896年2月-4月,考察塔里木河,进抵罗布泊
•1900年4月-5月,考察罗布泊,漂流塔里木下游
•1900年3月,考察罗布泊,3月28日发现楼兰古城
•1901年1月-3月,考察罗布泊,挖掘楼兰遗址
•1896年7月-11月,上青藏高原,穿越可可西里和柴达木盆地
•1900年7月-12月,进入藏北高原考察
•1901年5月-12月,考察了西藏广大地区
•1907年9月,考察神山冈仁波齐峰,发现恒河源头
•1934年4月-6月,考察罗布泊,队员发现了小河墓地
•1934年10月-12月,考察新疆到敦煌的线路,并探查丝绸之路的线路
(二)斯文•赫定的“中国情结”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终身未娶,曾有人问及原因,他说“已经和中国结了婚”。这位向往中国古老文明的探险家,曾先后6次到塔克拉玛干和藏北无人区探险,历时近半个世纪之久(公元1890~1934)。中亚荒漠的许多古城都是斯文•赫定首先发现的,他走过的地方,在他之后,至今无人去过。他在一个世纪以前绘制的地图,今天仍是中亚科学考察必备的参考图。斯文•赫定一生著述甚丰,每当他结束一天探险和考察,都会形成考察报告或记录,他一生完成四、五千幅速写、水粉画,书写5万余封往来书信,仅在新疆、西藏的考察,就出版著作47卷约1000万余字,所著《亚洲腹地旅行记》与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并称为“中亚二记”,问世后被译成多种文字风靡世界,他以科学考察的成果和不屈服的献身精神,被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探险家之一。
斯文•赫定探险
1900年3月,斯文•赫定在实地考察罗布泊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楼兰古城遗址。考察途中,向导奥尔德克受命返回前一天的营地取回丢失的铁锨用于挖井取水,奥尔德克返回时带回几件木雕残片,斯文•赫定看罢异常激动,恨不得立即奔向奥尔德克所见的遗址,因当时无充足饮水,相约第二年再来。斯文•赫定以自己的学识和判断,认为此地是有着极为发达文明的古遗址,被公认为是古楼兰发现第一人。
附件:斯文•赫定考察年表
•1865年2月19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1886年4月-8月,游历波斯、伊拉克
•1890年4月,出使波斯
•1890年12月-1935年2月,先后5次进入中国
•1894年4月-8月,几次攀登慕士塔格峰,达到6300米处
•1895年4月-5月,从西向东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1896年1月-2月,从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两处遗址
•1899年12月-1900年2月,从东向西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1896年2月-4月,考察塔里木河,进抵罗布泊
•1900年4月-5月,考察罗布泊,漂流塔里木下游
•1900年3月,考察罗布泊,3月28日发现楼兰古城
•1901年1月-3月,考察罗布泊,挖掘楼兰遗址
•1896年7月-11月,上青藏高原,穿越可可西里和柴达木盆地
•1900年7月-12月,进入藏北高原考察
•1901年5月-12月,考察了西藏广大地区
•1907年9月,考察神山冈仁波齐峰,发现恒河源头
•1934年4月-6月,考察罗布泊,队员发现了小河墓地
•1934年10月-12月,考察新疆到敦煌的线路,并探查丝绸之路的线路
(二)斯文•赫定的“中国情结”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终身未娶,曾有人问及原因,他说“已经和中国结了婚”。这位向往中国古老文明的探险家,曾先后6次到塔克拉玛干和藏北无人区探险,历时近半个世纪之久(公元1890~1934)。中亚荒漠的许多古城都是斯文•赫定首先发现的,他走过的地方,在他之后,至今无人去过。他在一个世纪以前绘制的地图,今天仍是中亚科学考察必备的参考图。斯文•赫定一生著述甚丰,每当他结束一天探险和考察,都会形成考察报告或记录,他一生完成四、五千幅速写、水粉画,书写5万余封往来书信,仅在新疆、西藏的考察,就出版著作47卷约1000万余字,所著《亚洲腹地旅行记》与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并称为“中亚二记”,问世后被译成多种文字风靡世界,他以科学考察的成果和不屈服的献身精神,被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探险家之一。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