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若羌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若羌 / 若羌旅游 / 有关楼兰

王昌龄《从军行》《代扶风主人答》

发布时间:2014-12-26 11:06
访问量:
来源:县委宣传部
[ 打印 ]
【字体:
分享: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描写当时西北边塞自青海、祁连山到玉门关一带边防线上,戍边将士虽身处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却依然坚忍不拔,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suì)高远。
  此诗首先反映的是边塞激烈战斗的情景和将士们艰苦的生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作者对戍(shù)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和誓死抗战决心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当时战争激烈、战火无情,但将士们对此并未感到丝毫畏惧,而是表现出高昂的卫国热情和无畏的英雄气概,一定要等到击溃敌人才返回家乡的决心。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在慷慨高昂中透出一股悲凉之气。作者将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

代扶风主人答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jiá)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bān)。
乡亲悉零落,冢(zhǒnɡ)墓亦摧残。仰攀青松枝,恸(tònɡ)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幸逢休明代,寰(huán)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lì),长鸣力已殚。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赏析:这首诗借扶风主人之口,揭示了边境征战的惨况,以此希望广大有志之士珍惜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竭心尽力,有所作为。
  此诗开头八句,诗人自述行迹,渲染环境气氛,场景描写颇为沉闷压抑,晦涩黯淡,给全诗奠定了阴冷沉闷的基调。“主人就我饮”四句为过渡句,引出了扶风客舍的主人——一位久经沙场的战士,对战争惨烈、催人泪下的渲染与描写。“幸逢休明代”以下四句是扶风主人抒发欣逢盛世及年老体衰的感慨。收尾六句是扶风主人对诗人的劝慰勉励之词,以点带面,语重心长,感情真挚。
  全诗写景叙事,有条不紊,内容和形式结合巧妙,谋篇布局颇见匠心,把战争残酷无情和太平盛世在每个字眼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