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新疆投资的战略机遇,策划一批关系若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自治区、自治州的支持,积极多方筹集项目资金,力争“十二五”期,全面解决水、电、路等制约若羌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式发展。
第一节 打造“三维”大交通网络体系,凸显新疆第二条战略
大通道重要地位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安全、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到“十二五”期末,使若羌成为连接我国西南至西北、东部至西部交通大动脉上的重要节点和公路铁路民航交通枢纽。
——铁路:积极支持、配合铁路设计和建设部门,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库尔勒—若羌—格尔木—成都、和田—若羌—罗布泊铁路。
——公路:积极支持、配合西宁—若羌—和田、乌鲁木齐—库尔勒—若羌、老爷庙口岸—哈密—若羌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健全完善若羌县域重点、通达、乡村“一站二纵三横”公路交通网络,建设315国道若羌县过境公路,形成资源道路骨干网架。进一步完善园区、乡村道路,实现农村公交系统全覆盖。
——机场:建设4C级民用机场并投入使用,开通若羌—库尔勒—乌鲁木齐、若羌—且末—和田、若羌—敦煌空中航道。
——管道:积极争取塔指援助气源工程建设,引进LNG压缩天然气储区及加气站,加大与中石油沟通、衔接,通过开发油气田、建设且末—若羌天然气管道工程,切实保障若羌县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气。
专栏6—1
一站:若羌县城二级客运站。 二纵:铁木里克—祁曼塔格—喀拉乔克;315国道(瓦石峡)—白干湖村。 三横:罗布泊—红十井—八一泉;G315岔口—拉配泉;依吞布拉克镇—白干湖。 |
第二节 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以实现区域电力联网和建设支撑电源为重点,推进若羌电网并入自治区主干电网,并与依吞布拉克、拉配泉、白干湖等矿业基地联网,在祁曼塔格地区与青海省电网联网。加快建设米兰河水利枢纽电站,力争启动塔什萨依河山口水电站建设,完成圣昆仑、玖圣热电联产,罗钾二期配电,若羌县城30万千瓦火电工程。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扎实做好太阳能、风能发电前期工作,“十二五”末,分别新增太阳能、风能发电装机1万千瓦、5万千瓦。2011年完成塔中—且末—若羌110kV输变电工程;适时启动库尔勒—若羌、若羌—罗布泊、若羌—依吞布拉克220kV输变电工程;加强矿业开发电力保障能力,完成青海花土沟—依吞布拉克输变电工程;依吞布拉克至拉配泉、白干湖、英格里克、祁曼塔格110kV输变电工程,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各乡镇、工业园区、矿业开发基地全覆盖”的电力保障体系,为若羌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电力保障。
第三节 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的水利保障体系
按照“保证工业用水,增加生态用水,节约农业用水”的要求,科学制定水资源利用规划,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完善米兰河、塔什萨依河流域规划,完成若羌河、瓦石峡河流域规划并早日实施;加快米兰河水库建设,切实满足罗钾300万吨钾肥项目、罗布泊工业园、重化工工业园工业用水;做好车尔臣河引水至罗布泊工程衔接工作;加快阿特阿提坎河、托格萨依河水资源调查和论证,为阿尔金山矿业开发用水提供支撑;抓紧开源增流工程建设步伐,力争启动实施若羌河上游调蓄枢纽,塔什萨依河水库、引水灌溉水利枢纽和输水干渠工程;全面推行高效节水工程,农业高效节水面积达到12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综合亩均毛灌溉用水量较“十一五”期减少60立方米。积极探索利用地表水开展基本农田内部节水灌溉新措施,力争完成若羌河、瓦石峡河、塔什萨依河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四荒造林,严格控制打井,保护地下水资源,抓好县域内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申报实施;加速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完成若羌河、瓦石峡河防洪工程;全面完成人畜安全饮水目标。
第四节 加大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信息化发展平台
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重点,以建立广覆盖、便捷高效的通讯网络为目标,加快移动、电信、联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四大基地及主要矿区、道路通讯网络全覆盖,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及区域规划等方面提供有力的通讯保障。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县城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推进农业、商业、金融、教育、卫生等行业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搭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电子商务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