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JK001-0600-2021-04774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 若羌县政府
  • 成文日期:2021-10-23
  • 主题分类:
  • 题:若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若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发布时间:2021-10-23   浏览次数:   【字体:

若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社会公开稿)

若羌县人民政府

二〇二一年九月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2

第一节    发展基础2

第二节    发展环境8

第二章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13

第一节    指导思想13

第二节    基本原则13

第三节    总体布局15

第四节    发展目标18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全疆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22

第一节    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22

第二节    落实财税金融政策措施23

第三节    全面扩大有效投资24

第四节    建立高质量发展空间体系25

第四章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7

第一节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27

第二节    加快实施矿业强县战略31

第三节    打造全疆新能源开发输出基地33

第四节    打造全域旅游基地34

第五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35

第六节    打造国家级商贸物流产业基地37

第七节    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39

第五章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42

第一节    加强交通枢纽和开放通道建设42

第二节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45

第三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46

第四节    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49

第六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塔东南中心城市51

第一节    实施新型城镇化精品工程51

第二节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52

第三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52

第四节    实施人口增长计划53

第七章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54

第一节    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54

第二节    加快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54

第三节    深化农村改革56

第四节    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57

第八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全面打造文化润疆示范区59

第一节    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59

第二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9

第三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61

第四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62

第五节   发展现代文化产业62

第六节    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63

第九章    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治理示范区64

第一节    加强生态治理与修复64

第二节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65

第三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65

第十章    深化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67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67

第二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68

第三节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69

第四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69

第十一章  推进共享发展,全力打造民生改善示范区71

第一节    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71

第二节    打造区域教育高地71

第三节    提升医疗卫生水平72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74

第十二章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平安若羌75

第一节    大力推进法治若羌建设75

第二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75

第三节    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76

第十三章  加强合作,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79

第一节    提升对口援若水平79

第二节    推进兵地融合发展81

第三节    构建军民融合新格局82

第十四章  强化实施,保障规划有效落实84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84

第二节    加强政策支持87

第三节    加大统筹协调88

第四节    做好监督评估89


十四五时期,是若羌县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在更高起点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决胜期,是在更高层次上转变增长方式,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攻坚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若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把若羌县建成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羌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璀璨明珠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若羌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第二次、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克难攻坚,主动作为,成功战胜多重挑战和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如期实现。全县呈现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事业进步、民生福祉改善的良好局面,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维稳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综合实力得到加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抢抓稳定红利持续释放的有利时机,加快建设具有若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总量不断实现新跨越。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4.13亿元,年均增长4.4%;一批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重大项目得以实施,补短板、添动能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9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8亿元,年均增长3.3%;消费规模稳中有升,网络消费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亿元,年均增长32.0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389元、32026元。

三农工作持续加强,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红枣产业提质增效战略成效显著,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红枣提质增效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疆14家红枣期货交割库落地若羌2家,仓单注册量位居全国前列,若羌红枣荣获国家驰名商标”“一带一路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特殊贡献奖,引进新疆果业集团、米掌柜等企业投资建厂,神犇肉牛养殖、羌都林牧科技生猪养殖项目加快实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95%以上。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培育国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4家。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进展顺利,探索、创新、试点多种融合模式取得新成效。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增长潜力蓄势待发。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39.69亿元;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66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5.17%。罗布泊盐化工园、若羌工业园建设步伐加快,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铁路专用线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初步形成了以盐化工、新能源、煤炭、水泥制品及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工业产业体系。能源建设持续加力,总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阳光煤矿扩能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前期工作全面启动。矿产资源勘探步伐加快,萤石、石英石、锂铍等资源优势凸显。

第三产业提质加速,助推经济持续发展。科学规划现代物流产业园布局,确定一园、三个产业集群、十大产业板块的功能定位;靖祥新丝路物流园二期工程启动实施,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县成果持续巩固提升;新增标准化厂房200万平方米、冷链物流仓储设施50万平方米;召开一带一路与楼兰文化座谈会,举办4楼兰文化·红枣节,罗布泊与阿尔金山环境与古文明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楼兰博物馆成功创建 3A 级景区,建成楼兰文化公园,米兰古城遗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加快建设,国道沿线自驾车营地等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累计接待游客272.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77亿元,较十二五期分别增加97.2%84.2 %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有效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设施布局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道路交通、能源等各类项目294个,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接续实施,可持续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立体化交通体系逐渐完善,若羌楼兰机场建成通航,格库铁路通车,结束了若羌不通飞机、火车的历史,和若铁路全线铺轨,罗若铁路完成线路踏勘;35团至若羌、依吞布拉克至若羌、若羌至民丰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巴什库尔干至阿克塞高速公路加快推进;白干湖钨锡、吐格曼锂铍、英格里克硅石等优势资源聚集区资源路加快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600公里。米兰河水库、若羌河水库、羌河生态治理(一期)、3个中型灌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成投用,瓦石峡河水库有序推进。尉犁至若羌220千瓦电网、塔什萨依河二三级水电站、国电投2万千瓦光伏并网发电。村邮站实现全覆盖,光纤入户率达98%。快递业务直达村(社区),投放智能化稳步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主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实施棚户区改造、城镇集中供热管网改造、瓦石峡镇集中供热、城镇污水处理提升改造、城镇垃圾填埋场二期、瓦石峡镇垃圾填埋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电采暖试点进展顺利,幸福乡村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果勒吾斯塘村、尤勒滚艾日克村、铁干里克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取得实效。始终贯彻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国资国企、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党政机构改革和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圆满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有效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阿尔金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营改增改革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改善民生卓见成效。大力实施惠民工程,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持续办好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人民群众。坚持就业惠民,累计新增就业4300余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29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低位运行,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坚持教育惠民,高标准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复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现全覆盖,农村幼儿园实现应建尽建”“应入尽入;与华山中学联合办学成果丰硕,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5年稳超80%。坚持医疗惠民,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深得人心,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即将完工,州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县人民医院,河北省眼科医院与县人民医院建立眼科联盟,乡村卫生院标准化率100%。坚持扶贫惠民,263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3个贫困村整体退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坚持安居惠民,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住房3000余套,城南、城东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坚持社保惠民,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各类社保参保达57.47万人,城乡困难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低保标准处于全州前列。坚持文化惠民,市民科技文体中心建成投用,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单位)4个,建成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乡村文化大舞台,基层文化阵地覆盖率达100%。坚持安全惠民,深入开展零事故创建、百日攻坚战等专项整治活动,组建12个专业委员会,对17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隐患排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坚持暖心惠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推进,荣膺第二届民生改善十佳典范城市,成功创建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可持续环境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保护,蓝天、碧水、净土和农村人居环境四场标志性战役有序推进,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生态恢复治理和勘界立标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对账销号,农村电采暖改造工程稳步实施,塔东工业园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建成投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成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任务。重点防护林、塔里木盆地防沙治沙、公益林封育管护等持续加强。实行井电双控IC卡取水计量设施安装完成率100%。持续实施退耕还林、人工造林、防风固沙工程,新增人工造林1.6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3平方公里,发展高效节水农业20余万亩。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清理修复河道7500平方米,清淤河道4万立方米。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退地减水6.09万亩。荣获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抓好淘汰落后产能清理整顿,金岳矿业、玖圣热电联产完成环保整改,全面实现节能减排预期目标。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完成1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实现各领域党组织有效覆盖。全面启动三提升一改革工程,实施三创三目标工作机制,推行六步工作法,开办干部作风整顿提升班,各级党员干部想事、谋事、干事水平明显提高。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完善21项基层减负事项。落实巡察工作五年规划,完成991个党组织巡察任务,覆盖率达100%。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县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十三五的五年,是若羌县转型跨越步伐最快、城镇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力度最强、职工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断巩固,为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若羌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的五年,既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又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要善于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发挥优势,乘势奋进

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科学理论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将为我们在新起点上推进稳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国家战略的机遇。在统筹推进全国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把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向西开放桥头堡、三基地一通道,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支持政策,为推进新疆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完善,若羌从全疆相对封闭的区域已变成引领区域发展的前沿。三是稳定红利的机遇。自古以来,东西方文化在若羌交流融合,涵养了勤劳、善良、淳朴、团结的若羌人民。近年来,县委带领全县各族群众,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巩固和发展了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夯实了各民族间融合的基础,人人思稳、人人求进成为共识,为安居乐业、投资兴业营造了良好环境。四是历史积累的机遇。若羌区位突出、资源丰富、山河壮美,素有华夏第一大县”“历史文化长廊”“新疆的聚宝盆美称,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发展,积累了坚实的物质、产业、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维护稳定的第一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各级党员干部战天斗地、顽强拼搏,披坚执锐、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接受磨砺,增长了才干胆识、积累了实践经验。五是蓄势勃发的机遇。新世纪以来,若羌发展跨越了三大阶段2000年以来,我们大规模发展红枣产业,让全州援助若羌成为历史;2010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城市建设和幸福乡村建设,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以来,我们坚持补短板、拉长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族群众更加团结奋进,现在的若羌已经成为全疆产业目录最齐全、发展势头最强劲、精神状态最饱满的地方,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发展期。

面临挑战与制约因素一是社会治理水平与新形势、新矛盾、新变化还不相适应,社会稳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夯实长治久安基础的任务依然繁重。二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低,工业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业功能不全、档次不高,资源富集区基础设施短板突出,科技、人才的驱动和支撑能力不强。生态极度脆弱,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绿洲风沙危害问题依然严峻。教育医疗资源不均衡,公共服务能力较弱,保障和改善民生责任重大。三是社会发展形态较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在国内区域竞争更为激烈的时代浪潮中,追赶超越的紧迫感、责任感还需提升。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好。四是从相对封闭的区域到改革发展的前沿,部分干部依然保守僵化、安于现状,精神状态转变和能力素质提升跟不上形势变化;甚至有的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观望等待,推诿扯皮、不思进取,不担当不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愈发尖锐。我们一定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心竭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做好工作,不辜负各族群众的重托。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发扬革命先辈和老前辈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新时代大力践行创新、攻坚、担当、严谨、求实、高效的若羌精神一是创新。要坚决破除思想上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告别等靠要、走出舒适区,敢想敢干、敢闯一流、敢为人先,不断探索新路径、释放新活力,让创新成为常态、超越成为常态,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贡献更多若羌方案二是攻坚。要发扬斗争精神、钉钉子精神,争当拼命三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啃硬骨头,敢挑硬担子,敢攻硬任务,做到矛盾面前不绕道、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拼出一席之地、干出进位跃升。三是担当。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肩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提升能力、丰富知识、锻造本领,不讲难不难、只讲该不该,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干出新业绩、树立新形象。四是严谨。要强化工匠精神”“精品意识,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细化管理意识,下足绣花功夫,敢于背水一战,做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瞄准最高标准、付出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效果。五是求实。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认真研究政策、全面盘活政策、真正用好政策,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检验,做到知实情、说实话、出实招,争当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标杆和典范。六是高效。要坚持稳中求快、以快求效,发扬事不过夜精神,锤炼闻风而动、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对县委部署要求,跟踪到底、销号清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高效落实在全县蔚然成风。


第二章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领会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将若羌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璀璨明珠而努力奋斗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着眼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若羌县经济社会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确保新疆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各族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融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把中央支持、对口支援与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从若羌实际出发。立足党中央对新疆的定位要求,立足新时代新疆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立足若羌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优势机遇和阶段性特征,紧扣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提脱离实际的指标要求,不搞层层加码、盲目攀比,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稳中求进、扎实推进。

第三节  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首倡“一带一路”。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这篇大文章。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三条大通道的空间格局看,南通道起于“珠三角经济圈”,自广东经湖南、重庆、四川、青海,由若羌进入新疆,再经和田、喀什,南下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是一条极具战略意义的新通道;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布局看,若羌位于新甘青藏的交界点、处于南北疆和进出疆的交汇点,是新疆的东南大门,是疆内疆外循环的必经节点,也是构建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的重要节点,自治区将若羌定位为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节点城市。基于战略、政策和发展机遇,我们提出将若羌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的重要支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支点。这两个支点,是引领区域稳定发展的重点、支撑点和着力点,需要我们在稳定发展方面好于、快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全力打造“一个增长极、七个示范区”,将若羌建设成为全区的“样板县、标兵县”。

——围绕“一个增长极”,全力推进“六大基地、七大工程”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的重要指示,坚持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扩大总量并举,抓住机遇、释放潜力,全力打造“六大基地”(即: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新能源开发输出基地、新材料加工制造基地、商贸物流产业基地、全域旅游基地、绿色生态基地),全面实施“七大工程”(即:现代服务业提升工程、融合发展促进工程、新型城镇化精品工程、深化改革激活工程、招商引资工程、新要素新品牌引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十亿企业、百亿产业、千亿园区。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以创建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为目标,坚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一起抓,全面实施“8大示范行动”,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生态治理示范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若羌。

——推动民生持续改善,全力打造民生改善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利民惠民实事,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打牢新疆长治久安的基础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提高民族团结的“质”,促进各族群众心灵契合。

——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力打造文化润疆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丰富新疆各族群众精神生活,充实新疆各族群众精神世界,是当务之急,更是百年大计的重要指示,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构建多元化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市域社会治理“若羌”模式。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按照党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对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安排,从若羌实际出发,提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主要目标是: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迈上新台阶,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文化润疆取得重大成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改善,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中巴经济走廊综合承载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长治久安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平安若羌、健康若羌、文明若羌、富裕若羌、幸福若羌、美丽若羌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锚定2035年与全国全疆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考虑十四五发展环境、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着力突破短板制约,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投资规模达到9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5亿元,支撑县域经济持久稳定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创新迈出新步伐。干部人才、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取得更大成效。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全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得到全面巩固提升。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托老、托幼等事业加快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县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民族团结实现新进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更加坚实。

——社会稳定开创新局面。

——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专栏一:若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指标

2020

2025

年均/累计

属性

经济

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4.4

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况提出

预期性

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高于GDP增长

预期性

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5

65

预期性

创新

驱动

4.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0.8

1.0

预期性

5.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件)

0.15

0.3

预期性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

45

预期性

民生

福祉

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GDP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8.城镇登记失业率(%

2.68

4.5

预期性

9.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100

100


预期性

10.义务教育巩固率(%

99

100


预期性

1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8

98


预期性

12.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儿托位数(个)

0.03

1.25


预期性

13.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3.4

3.5

预期性

14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6

96

预期性

绿色

生态

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耗降低(%

15

控制在自治州下达指标内

约束性

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3

控制在自治州下达指标内

约束性

17.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48

50

2

约束性

18.河流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

100

100


约束性

19.森林覆盖率(%

2.27

2.27

约束性

安全

保障

2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8920

20000

约束性

21.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亿吨标准煤)

0.045

约束性

注: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利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全疆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第一节  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为目标,以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围绕盐化工产业、红枣科技支撑体系、农副产品加工科技支撑体系、矿业加工和新材料支撑体系等重点产业科技需求,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依托,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建设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示范基地,强化重点产业技术攻关。开展硫酸钾浮选尾盐钾资源回收研究和罗布泊卤水提锂技术研究,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和创新驱动能力;做好以氟、硅、锂等为基础原料的产业研究,形成上中下游相互衔接、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氟基、硅基、锂基新材料产业体系。加强科技交流合作特别是与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平台,筹划建设“楼兰红枣研究院”和产品研发孵化中心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含量。加大创新投入,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引领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稳定人才队伍。做好若羌急需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继续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实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按照“建基地、聚人才、强产业、促发展”的要求,继续加大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养力度,就近就地为企业提供综合培训,不断壮大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制定出台政策优惠、操作性强的人才引进配套方案,落实好住房保障、留若安家、工资待遇等各项优惠政策,放开人才落户限制,对急需引进的各类人才,实行零门槛落户政策。加强农民企业家培养,建立企业家队伍信息库。发挥国企和邢台援疆省市人才优势,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人才投入优先保证的财政体制。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推进职业院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适配程度。组建产教联盟和产教集团,打通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落实财税金融政策措施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针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做到政府投资撬动和市场化融资有机结合。在严守政府债务风险底线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依托已成立的阿尔金建设、阿尔金水利水电、楼兰投资经营、楼兰交通建设投资等项目运营(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采取资本包装整合方式,招引大企业集团成立联合体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加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搭建政银企合作交流、信息互通平台。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主动牵线搭桥,想方设法为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统筹资金使用,优化投向结构,扩大使用范围,切实放大中央投资、债券资金的引投和倍增效应。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严格落实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申报方向和地方政府债券申报要求,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举债融资行为。贯彻“四个一律”要求,加强对项目资金来源的审核,强化债务风险预警监测,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推动国有融资平台优化转型。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使用,强化债券资金绩效管理,带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惠民生等领域。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严控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坚决做到“五保一不”。落实金融风险防控属地管理职责,加强金融协同监管体制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序开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第三节  全面扩大有效投资

强化项目和投资驱动。紧盯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和“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基础条件,不断对“十四五”项目库进行筛选论证,高质量储备一批重点项目,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打好基础。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抓好前期项目论证,新建项目开工,续建项目复工工作和竣工项目投产工作,切实提高储备项目转化率。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改革,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强化要素协调服务保障,建立直通车和绿色通道机制,确保项目落地实施。加强项目储备谋划,抢抓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政策机遇,组建重大项目谋划专班,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优选一批优势明显、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对外推介,确保履约率和落地率。

第四节  建立高质量发展空间体系

全面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精准把握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平衡点,严守“三条红线”。

科学确定生态空间。建立以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车尔臣河、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及尾闾康拉克湿地、塔什萨依河、瓦石峡河、若羌河、米兰河等中小河流为核心,形成绿洲、草地、林地、湿地、雪山等生态保护红线体系,主要承担荒漠化防治、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通过对生态空间的管控,确保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以及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全县生态环保、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提供重要支撑。

精准划定农业生产空间。农业生产空间主要承担农业生产的功能,同时兼顾生态空间功能,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发展空间。制定完善农业用地配置模式和管理政策,强化对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的严格保护。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新型农业生产空间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降低化肥、农药、地膜等利用强度,提高耕地利用质量。

优化城镇发展空间。构建中心城镇(若羌镇)、重点镇(铁干里克镇、吾塔木乡、瓦石峡镇、罗布泊镇、依吞布拉克镇)、一般乡镇(铁木里克乡和祁曼塔格乡)三级城镇体系,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市政功能。根据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地关系变化态势,整体配置建设用地,实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协同配置。通过对城镇空间的管控,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改善优化人居和生态环境,提高城镇集聚人口和资源的能力。

第四章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抓好矿业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现代物流、优质红枣、生猪养殖、馕、特种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按照稳粮饲、兴枣业、促畜牲、扩蔬果、强特色的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新疆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稳粮饲。调整优化粮食布局结构,推动粮食生产稳中提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塔什萨依区域为中心,建设粮食高产田,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以瓦石峡东开发区、铁干里克镇东开发区为中心,连片规划饲草料基地,建成西北地区饲草料加工基地。立足封闭的农业空间,整合农区周边土地资源,实施良种工程,积极引导农民及种植大户、企业,推进国家级区域性棉花、蔬菜、小麦、杂交玉米、特色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兴枣业。坚定不移地推进红枣产业发展不动摇,促进红枣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中国最优红枣基地。坚持把品质提升、市场开拓、群众受益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优质红枣标准化工程、绿色红枣示范工程,持续推进红枣五统一管护模式,适度调整红枣品种结构,稳定红枣面积和产量,推动由扩大规模向提高品质转变,全力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提升红枣产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拓宽若羌红枣等特色高端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加强招商团队内地商超的对接合作,建立健全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直供商超的销售机制,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农副产品畅销稳收。加强若羌红枣品牌保护力度,打造楼兰红枣”“楼兰村尚”“颐养若羌等品牌。推进若羌红枣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形成基地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特色枣业发展新格局,打造科技支撑能力强、市场竞争能力强、产业化带动能力强的全国最优红枣种植基地。

促畜牧。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外向型生猪、牛、羊、家禽特色养殖基地,坚持上规模增效益,加速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实施兴猪、扩羊、增牛战略,促进山区畜牧与农区畜牧优势互补,打造高标准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以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粪污处理无害化为引领,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畜牧产业体系,加快农民参与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增收多元化重点支持羌都林牧科技生猪繁育基地建设,打造“全国生猪养殖大县强县”。抓好牲畜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支持合作社为主体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鼓励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养殖规模,带动群众家庭养殖。全面提升饲草供给能力,提高饲草利用率,积极开展地方传统优势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培育特色优势品种;到2025年,加快构建现代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体系,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培育形成2个产值10亿元以上、1个产值5亿以上的畜牧产业集群;全县生猪出栏350万头、肉羊出栏30万只、肉牛出栏2万头、家禽出栏40万羽,打造国家级生猪养殖大县。

扩蔬果。优化设施蔬菜区域布局,坚持龙头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集装先进技术、生产工艺、设施装备、建造模式,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用3—5年时间,使全县日光温室达到2000座以上,种植规模达6000亩。积极发展陆地蔬菜,每年种植西红柿、辣椒等果类蔬菜及冬储菜3000亩以上,实现年供应蔬菜总量5000吨以上,蔬菜自给率达到70%,稳定市场蔬菜价格,并为境内国防建设及青海等周边市场供应。

强特色。依托若羌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做优甜瓜、桃子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适度发展恰玛古、中草药、骆驼、驴等特色农畜产品,促进高端、小众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推进蜂产业发展,打造红枣+蜂蜜全产业链,提升蜂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25年,全县特色农业呈现出规模化、良种化、市场化发展态势,更好地满足市场多元化的特色产品消费需求。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以红枣和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快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完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围绕红枣、设施农业、农区畜牧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围绕农区三个乡镇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持续推进塔什萨依国家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加快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市场主体的合作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鼓励和支持农牧业经营主体增资扩股,建立联合体。到2025年,基本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积极打造劳动密集型产业。围绕乡镇、立足产业特色,全面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高质量的就地、就近稳定就业。推进家庭作坊、扶贫车间建设,合理布局卫星工厂,积极引进恰玛古、蜂蜜、奶枣等小众高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家居装配、物流配送等服务业发展,因地制宜促进手工制作、电子产品、农业机械组装等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保障足额订单和确保长期运行。到十四五期末力争每户农牧民家庭中至少有一名产业工人,每户家庭收入来源的20%以上来自务工收入。扶持合作社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发展粮变粉、枣变汁、肉变肠、菇变酱等食品类初加工。推进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有机结合,做优做强馕、葡萄酒、枣粉枣醋、膳食纤维、香菇酱等三次融合产业,推动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做强肉制品精深加工,以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为主攻方向,开发绿色、有机高端冷鲜肉和分割肉。

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根据若羌县水土、光热和农牧业特色资源,鼓励农牧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发展大棚水果、蔬菜种植、家禽养殖,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建设田园综合体,结合旅游开发,积极建设农家乐、采摘园,种植观赏花卉,发展观光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新疆红枣研究院、若羌县羌都林牧猪肉制品低温处理中心及冷链物流仓储项目;活畜交易市场建设项目;若羌县牛羊低温处理中心及冷链物流仓储项目;若羌县畜牧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有机肥制造项目;若羌县红枣深精加工产业园建设;若羌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若羌县恰麻古深精加工项目;若羌县红枣精深加工项目;若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朔体系建设项目;农资加工项目;农业机械加工制造项目等。

第二节  加快实施矿业强县战略

推动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瞄准绿色矿山发展方向,构建“一龙头、四园区、五基地、五体系”的矿业经济新格局。巩固以钾盐非金属矿产为龙头的支柱地位,建设拉配泉铁铅锌、白干湖钨锡铁、吐格曼锂铍、英格里克萤石和托盖里克石英石“五大选矿基地”,构建萤石、石英石、钒钛、铁铅锌、锂铍“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结构科学、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矿业产业体系。

打造新材料加工制造基地。坚持绿色开发、规模开发、科学开发,建设绿色矿山,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战略方向,规范矿权设置和矿权交易,加大可控区域矿产资源勘探,促进优势资源有序逐步转化。加快设立氟硅锂新材料产业园,围绕氯化钠、萤石、锂辉石、石英石、煤炭等优势矿产资源,瞄准氟基、硅基新材料、锂电及盐化工、煤化工“五大主导产业”,加快矿产资源下游产业建链工程。重点推进硅基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硅基绿色全链低碳循环一体化“三位一体”产业格局,积极培育全国最大的“石英矿高纯硅多晶硅硅基新材料光伏新能源”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抢抓自治区政策窗口期,年产30万吨萤石精粉和10万吨氢氟酸项目,发展聚四氟乙烯、六氟磷酸锂等高附加值产品,完成国投罗钾水溶肥项目建设,启动汉青国际年处理2000万吨钒钛磁铁项目,推动苏吾士杰、黄土泉铁矿铁精粉、20万吨球团生产线项目,推进阳光煤矿年产90万吨煤、90万吨洗煤厂和50万吨焦煤建设项目,加快推进5000吨氢氧化锂、2万吨碳酸锂项目。紧盯装备制造产业链,引进装备制造、机械电子组装、建筑建材加工、农业机械装配、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石油化工仓储等产业板块落地。力争到2025年,矿业年产值达到80亿元。

推进罗布泊盐化工产业高效循环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综合开发利用罗布泊盐湖资源,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新型肥料研发,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以硫酸钾产品为主,提高全水溶产品比例,开发精品肥、专用肥、功能肥、钾镁特种肥等新型高效肥料。积极拓展产品市场,全力拓展水溶肥及特种肥市场,进一步拓展硫酸钾烟草、果蔬、花卉市场需求,扩大硫酸钾出口市场。积极推动产品和品牌走出去,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开展罗布泊卤水资源深度开采研究、硫酸钾浮选尾盐钾资源回收研究、罗布泊卤水提锂技术研究和以氯化钠为主的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加强产学研结合,建设绿色矿山。“十四五”期末,巩固和提升国内重要的硫酸钾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开发重点项目:

国投罗钾公司钾镁特种肥及水溶肥生产项目;黄土泉铁矿采选项目;苏吾什杰铁矿采选项目;喀拉大湾铁矿采选项目;喀拉达坂铅锌矿采选项目;年处理120万吨钨(锡)矿建设项目;钒钛磁铁矿冶炼项目;石棉尾矿综合利用项目;锂铍矿采选项目;锂基新材料建设项目;萤石采选项目;氟化工产业链建设项目;石英石采选项目;硅基新材料项目;承接邢台沙河市玻璃产能转移暨超白压延光伏玻璃项目;若羌县罗布泊钾盐尾矿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氟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锂基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三节  打造全疆新能源开发输出基地

抢抓环塔750千伏输电线路和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以及“第四条疆电外送”通道规划建设机遇,做好新能源产业规划,构建广泛互联、智能互动、安全可靠、清洁低碳的供能体系,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启动罗布庄、拉配泉、祁曼等新能源园区建设,加快布局以光伏、风能发电为主,光伏、风电设备组件、装配、制造、储能、新能源制氢协同发展的新能源产业,积极拓展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国家试点落地,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分布式光伏、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建成环塔清洁能源供应保障基地。建设“风电+光伏”荒漠化治理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新能源利用创新示范区。

第四节  打造全域旅游基地

深入实施文旅兴县战略,打响“丝路楼兰·秘境若羌”旅游品牌,将若羌建成进疆旅游第一站、南疆旅游集散地和新疆高端特种旅游目的地,力争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搭建文化旅游平台,实施“引客入疆、送客出疆”工程,加强旅游对外宣传,构建覆盖全媒体、多渠道的旅游推广营销网络。加强景点景区建设,建成楼兰故城、米兰古城文化园,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汽车营地、高品质民宿,建成5星级酒店2个、4星级酒店8个,支持铁木里克村等5个村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完成米兰古城遗址公园、阿尔金山国家公园建设,有序开发阿尔金山、祁曼塔格山、罗布泊、康拉克等独特资源,创建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5个。推进“旅游+”,促进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以特种旅游为龙头,探险旅游、自驾旅游、低空旅游、乡村旅游、沙漠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亮点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推进智慧旅游,搭建智慧旅游云服务、云监测平台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健全“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开设特色旅游纪念品、玉石、民族乐器等购物专区,打造“若羌吉祥物”“楼兰礼物”50个。推进小河墓地、海头古城保护研究,加快楼兰相关商标注册工作,依法授权使用楼兰文化元素,扩大《楼兰千古恋》《梦回楼兰》等巡演,持续提升楼兰文化影响力。围绕楼兰、米兰等文化品牌,持续办好楼兰文化节、楼兰音乐节、楼兰美食节、若羌红枣节、枣花节等活动,积极承办各级各类会展、赛事、节庆、论坛、科研、学术交流等活动,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楼兰学术研讨会、楼兰文化艺术原创作品大赛等系列活动。

旅游项目:

康拉克湖旅游景区项目;米兰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米兰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楼兰故城复原项目;大楼兰文化遗址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塔里木河下游沿线胡杨、沙漠景区、景点、水上娱乐项目;楼兰故城温泉旅游项目;依吞布拉克镇特色旅游小镇建设项目;阿尔金山高山旅游、登山基地、攀岩基地建设项目;阿尔金山低空旅游飞行基地建设项目;米兰河水库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其文库勒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楼兰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英苏特色民俗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罗布泊大峡谷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罗布泊盐湖观光旅游开发项目;瓦石峡古城、塔什萨依沙漠胡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俗街特色文化旅游项目;羌河文旅游乐园建设项目;若水河儿童水上乐园建设项目;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建设项目;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建设项目;旅游纪念品开发项目;地质博物馆、奥体中心建设项目;若羌县星级酒店建设项目等。

第五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紧紧围绕新疆区域物流枢纽和巴州区域开放枢纽定位,坚持集中高端优势资源,集聚现代服务业态,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升级,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拉动经济、激发活力、保障民生、促进就业等综合服务功能。

现代金融。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落地,推进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金融与高端装备制造业、物流业、电商业、商贸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积极培育、扶持若羌县企业列入自治区、自治州上市后备企业,到“十四五”期末力争有一家企业实现上市目标。鼓励保险公司拓宽各类农业保险、专业保险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

电子商务。通过引智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建设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深入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开展好自治区县城城镇化流通设施补短板强弱项试点项目,将若羌(兵地)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成网红直播基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商贸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营销,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搭建城区、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加快推进电商示范村建设,为本地生鲜农产品销售、生态旅游等提供服务,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化程度。

商务服务。发展会计、审计、税务代理、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积极发展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培育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以及人才招聘、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

健康养老。提升全县医疗水平,打造健康宜居若羌。大力发展医疗保健、健康保险、体检等健康服务,培育发展中医和维吾尔医等民族医药营养饮食、调理保健、慢性病预防等特色养生服务。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模式,支持开办护理院、康复医院和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结构,打造融养老、医疗、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休闲养生养老服务基地。

社区服务。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化网络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发展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非营利性服务。

第六节  打造国家级商贸物流产业基地

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立足交通区位,面向周边,科学规划物流布局,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运转有序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加快融入连接疆内外的物流网络,打造集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区域物流枢纽。坚持“物流+产业+基地”发展模式,围绕““一园、三个产业集群、十大产业板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和装备制造项目的落地,加快形成物流和产业的相互支撑、高度融合。深入推进自治区物流节点(枢纽)城市建设,支持靖祥新丝路物流园、中衢物流港、新疆能源基地公路港建设,加快推进吸引河北省物流企业、安徽产业园进驻。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若羌现代物流园区支点,实现“三港”连通的“一主一副、两轴三港”物流产业发展格局,利用若羌地理区位及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建成塔东南枢纽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打造国家级商贸物流产业基地。

发展多式联运。稳步推进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和现代物流园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互联互通,建设进出疆货运集散中心及“铁公机”配套联运物流基地。发挥公铁联运优势,将若羌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成为辐射东南沿海各大港口,西达新疆各大口岸的重要国际转运中心。借助哈罗铁路,将罗布泊物流园区建设成为以服务工贸为主,沟通南北疆,保障若羌矿产资源在疆内市场有效流通的公铁联运中心。利用依吞布拉克铁路专用线,大力发展公铁联运,将依吞布拉克铁路物流中心打造成连接疆内外的公铁联运中心和大宗物资中转站。

发挥物流支撑带动作用。促进物流业与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提升高质量物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挥区位优势,制定系统化的扶持政策,引导内地企业建设面向新疆、中亚、西亚市场的前置仓,加快建设100万立方米冷藏库、肉制品低温处理中心、农副产品储备库,建成南疆活畜交易市场,打造新疆最大的外向型肉制品加工集散区,以及粮油、棉花等国家储备基地和大型战略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国家猪肉羊肉等畜产品应急储备基地。围绕装修装饰、家居等用品,打造“一站式”建材家居交易中心。吸引史丹利、心连心等国内知名农资企业入驻,落地农机设备经销企业,打造区域性农资农机交易中心。支持京东、顺丰、德邦等企业,在若羌分仓转运,建设南疆地区及跨境电商智能分拨中心。

培育协同高效的运营主体。吸引国内外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若羌,组建陆港集团,利用先进的服务水平和管理理念,快速提高若羌物流业整体水平。鼓励个体、私营运输户组建民营物流企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引导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共享机制,实现物流企业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重点建设货运交易系统、应用系统和区域交通信息共享系统,完善供需信息交易与服务平台。

物流枢纽重点工程:

依吞布拉克物流园建设项目;公铁联运物流园建设项目;物流快递分仓运转中心建设项目;石油化工仓储建设园项目;南疆干鲜果交易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国家储备肉基地建设项目;公共配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工程;罗布泊商贸物流基地;塔东综合物流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塔东公铁联运集装箱中心站建设项目;依吞布拉克铁路物流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红枣交割市场、大宗商品交割仓建设项目;现代化冷链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多功能保税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楼兰机场航空物流园建设项目;楼兰机场航空货运多式联运中心、罗布泊、依吞布拉克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若羌县会务商务中心建设项目;电子商务产业园改扩建项目;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防洪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靖祥新丝路物流园标准化厂房、冷库等设施建设项目;驻若羌央企建设大型物资储备基地项目;依吞布拉克国有独立工矿区物流集散中心项目;若羌县物流园区产城融合综合设施建设项目等;现代物流园客运站建设项目。

第七节  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

按照县域工业“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动”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一批疆内外具有竞争优势、辐射带动能力强,并能够支撑全县工业经济强劲增长的行业龙头企业。引导大企业大项目入园发展,支持中小企业集聚发展、错位发展,同时,加快园区规划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形成企业在园区集聚,产业在园区集群发展的模式。

全力打造园区平台。“十四五”期间,若羌县重点建设氟硅锂新材料产业园(含钒钛片区)、现代工贸物流园、依吞布拉克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瓦石峡新材料产业园、罗布泊盐化工业园形成优势互补、产业衔接、协同发展的格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集聚效应。氟硅锂新材料产业园(含钒钛片区):重点发展硅基产业、氟化工、氟硅锂新材料、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金属冶炼和新型建材,着力打造新疆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加工基地现代工贸物流园)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冷链仓储、工业仓储、现代农业、生活服务等产业,设立建材园、智能制造园、冷链仓储等园中园;重点发展大宗货物仓储、物流快递分拨、装备制造、机械电子组装、农业机械装配、新能源装配、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新疆干鲜果加工交易集散中心和国家级综合物流园区依吞布拉克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依托祁曼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规划建设矿石初级加工、石棉尾矿综合利用。瓦石峡新材料产业园:依托县域丰富的锂铍矿资源,重点发展锂电池材料原料产业、稀有金属加工。罗布泊盐化工业园:巩固发展钾盐、盐化工。

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使园区真正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产业转型的主平台、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坚持权责对等,进一步明确园区(管委会)以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为主的职能定位,科学设计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探索“管委会+公司”等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园区规划建设、服务保障水平,增强园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集约集聚,推动园区整合提升发展。以若羌工业园、塔东综合物流园为主导,突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提升园区发展质量。鼓励园区与对口援疆省市之间加强协作,加快建设河北邢羌科技产业园,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的新模式,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第五章  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扩投资、促消费,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承载中心的重要支点和南疆铁路公路航空枢纽的关键支点,构建完善“东联西出、向北挺进”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

第一节  加强交通枢纽和开放通道建设

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巴经济走廊加快建设的有利时机,发挥若羌县外连青海、甘肃、西藏三省区、内接南疆喀什、和田、克州三地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衔接顺畅、服务优质的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推进铁路交通枢纽和网络建设。做好和若铁路建设服务保障,推进若羌工业园、依吞布拉克矿业加工园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配合做好罗若铁路规划建设,实现同若羌站接轨,建成贯通南北、联接西东的铁路大动脉,把若羌铁路枢纽建成粤港澳西北通道、长三角西北通道、成渝西北通道和一带一路国际通道等铁路网的重要环节。把握塔东南铁路大动脉全线贯通的有利时机,主动对接、超前谋划中欧班列南疆新线路的开通运行,构建服务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跨国经济廊道。围绕若羌、瓦石峡、依吞布拉克火车站完善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加快产业、仓储、物流等落地,到十四五期末,把若羌站建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综合枢纽站。

加快推进航空运输体系建设。以打造南疆枢纽机场为目标,启动楼兰机场以增加停机坪、廊桥为主的改扩建工程,逐步增加航运线路、加密航班,提升航空运输快速互通互达能力。规划依吞布拉克、瓦石峡、祁曼塔格等通用机场以及阿亚克库木湖、康拉克湖、楼兰、拉配泉、白干湖等直升机停机坪建设,为矿业开发、直升机低空观光游及应急救援做好保障。

加快公路网建设。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支撑,重点加快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加大高速、国省道干线、资源路建设力度,构筑连通南疆、通达内地、覆盖资源富集区的公路网。支持和配合35若羌依吞布拉克镇、若羌民丰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境内G315线、G218线、S235省道改造步伐;争取巴什考贡拉配泉甘肃阿克塞高速公路、S339省道、罗布泊镇敦煌等重大交通骨干工程列入国家十四五交通综合规划,实现开工目标;通过ppp等融资模式,加快推动G315线岔口(瓦石峡镇)白干湖村公路、依吞布拉克镇白干湖村干沟泉村且末交界公路、G315线岔口(巴西买里村)英格里克、白干湖苏吾其村英格里克、塔什萨依康拉克等一批资源旅游交通项目建设,优化提升公路网络体系。

交通枢纽重点工程:

公路:G315线巴什库尔干拉配泉甘肃阿克塞段高速公路建设;G315线、G218线若羌段改造提升工程;S235省道升级改造项目;罗布泊镇-敦煌公路建设;S339省道建设项目;218315线升级改造项目;康拉克村至塔什萨依村公路项目;米兰村至依吞布拉克(老315国道)公路项目;G218岔口奇文湖林区公路建设项目;x253岔口祁曼塔格乡-喀拉乔喀道路建设项目。

铁路:罗布泊--若羌铁路建设;若羌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依吞布拉克矿业加工园铁路专用线建设;依吞布拉克--英格里克矿区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瓦石峡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铁路通道桥建设项目;

航空:若羌县楼兰机场扩建工程;依吞布拉克、祁曼塔格、瓦石峡、罗布泊等通用机场建设;10个直升机停机坪建设。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着力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实现新设乡村道路硬化全覆盖,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机制,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2025年,建成较为先进的公路交通服务体系,路网结构日趋完善。实施乡村道路改造工程,重点加强依吞布拉克镇镇区道路规划建设、依吞布拉克镇铁木里克乡祁曼塔格乡道路升级改造,改善边远山区通行条件。加快推进自然村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加强新规划的乡、自然村、新区、居民聚集区、搬迁安置点等道路建设,实现互联互通,方便快捷。加强对路产路权有效保护,确保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全面加强道路养护,真正做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健全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

农村道路重点工程

自然村村村通路硬化工程;农村联网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牧道维修项目;窄路加宽改造、村内巷道改造工程;村道安防工程;20户以下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项目;美丽农村路(村内巷道)建设项目;若羌县新设立乡、自然村、社区互联互通道路建设项目;白干湖-柯可卡尔德牧场道路建设项目;塔什萨依村至塔什萨依老区道路改造项目;X251岔口-阿塔提罕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金胡杨村-塔什萨依农村公路建设项目;x251岔口祁曼塔格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G218岔口-英苏牧业村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若羌县铁木里克乡牧区道路建设项目;铁木里克乡-祁曼塔格乡通乡公路升级改造项目等。

第二节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多元化能源结构。全力配合疆电外送第四条通道建设,加快环塔750千伏电网和新青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完善区域电压网架。加快推进2X35万千瓦火电工程建设,为电网提供支撑。用足、用好水能资源,做好塔什萨依河三、四级水电站工程、瓦石峡水库电站工程规划建设,增加清洁能源比例。推进实施电气化若羌工程、农村煤改电工程,围绕高速、国省道、重点矿区合理规划布局加油加气站,加快新能源制氢、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加快推进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支持应急储气库、中石化、中石化成品油库建设,打造全疆大型石油化工中转、仓储、交易中心。

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深入推进城乡农网改造工程,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有效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电。适度超前做好工业园区电网规划布局建设,力争实现城区主要道路电网地埋,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重点解决好英格里克、白干湖、拉配泉等四大选矿基地以及罗布泊区域电网规划建设,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立足旅游发展,推进康拉克、祁曼塔格等旅游景区、景点电网规划,保障电力需求。

能源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电力设施:塔什萨依河四级水电站、瓦石峡河水库电站工程;2x35万煤电工程;新能源发电储能及新能源制氢项目;20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发电项目;库尔勒-若羌-且末750KV输变电工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城市电网升级改造及主要街区电网地埋工程;工业园区配网工程;依吞布拉克镇-白干湖110KV输变电工程;依吞布拉克镇-拉配泉220KV输变电工程;若羌-罗中220KV输变电工程;依吞布拉克镇-英格里克110KV输变电工程;若羌-依吞布拉克镇750KV输变电工程;若羌-康拉克110KV输变电工程;依吞布拉克镇-祁曼塔格乡110KV输变电工程;瓦石峡-康图盖220KV输变电工程;煤改电、电采暖项目。

天然气设施:中石化 3.5 万立方米成品油库建设项目;中石油5万立方米成品油库项目;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若羌县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项目。

煤矿设施:阳矿煤矿90 万吨扩能改造项目;新增煤炭地质储量1亿吨风险勘探项目。

供能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换)电站建设项目;农村加油站、加气站建设项目集中供暖节能减排改扩建项目;中石化高速公路加油站、加气站建设项目;瓦石峡镇集中供暖改造;依吞布拉克国有独立工矿区供暖管道新建、改造及集中供暖燃煤锅炉改造项目。

第三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打基础、管长远、促发展、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增强若羌县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工农业生产、生活以及区域生态用水需要。到2025年,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主要河流建有控制性水利骨干工程,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体系、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重点实施若羌河水库引输水工程、瓦石峡水库工程建设;加快车尔臣河调水、古尔嘎赫德河调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期末开工,规划建设一批山前小型水库、平原拦洪蓄水工程,切实发挥水资源调配效益,着力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通过科学配置和优化调度,发挥水源调节互补的抗旱作用,解决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增强城乡供水保障和应急能力。加强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完善城市水源格局,增强城市应急供水能力,提高城市供水水源安全保障能力。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利用三条红线。落实以水定需,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区域分类,实施差别化管控措施,完善主要农作物、工业产品和生活服务业先进用水定额体系。推进重大规划和产业布局水资源论证,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加强农业节水,推进退地减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区。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施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程。推进水价改革,探索梯级用水制度。

加强防洪体系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扩大中小河流治理实施范围。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重点实施若羌河东支下游东塔提让村段、瓦石峡河东支防洪工程、铁木里克乡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中小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建成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形成覆盖县乡的异地视频网络平台、覆盖重要水库和水电站的防汛抗旱调度体系。完善水文监测站网体系,提高自动化监测水平。加快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和供水能力。加强塔河下游河道系统整治,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加强气象和水文信息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根据水利部有关政策要求,实施水利工程和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确权划界。全面开展河湖三年整治行动,严格河道管理,落实河湖长制,加大巡查力度,对若羌河、瓦石峡河、塔什萨依河、米兰水库、若羌水库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

夯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农村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提升农村水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农村饮用水处理能力,提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实施水利规划信息化建设,配套水源骨干工程、防洪、灌区、农村供水、水资源监控、水环境监测等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全县水利信息化水平。加大水土保持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水土保持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

水利设施重点工程:

供水保障工程:车尔臣河引调水工程;若羌县古尔嘎赫德河向若羌河引水工程;

防洪抗旱工程:若羌河东支下游东塔提让村段防洪工程;瓦石峡河东支防洪工程;瓦石峡河防洪工程(二期);铁木里克乡阿特阿提坎河下游防洪工程;若羌河东支下游灌区段防洪工程;塔什萨依河渠首下游防洪堤加固及延伸工程;依吞布拉克防洪项目;依吞布拉克镇工业园区防洪工程;依吞布拉克国有独立工矿区防洪坝建设项目;山区河流水文站建设项目;若羌县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若羌县山洪灾害治理工程。

水库工程:瓦石峡河水库工程;四个山前小水库及两个平原拦蓄洪水库建设。

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若羌河老龙口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若羌县若羌河山口渠首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若羌县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若羌县若羌河中型灌区二期项目;若羌县塔什萨依河中型灌区二期项目;若羌县井电双控计量设施提升改造工程。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塔什萨依河干渠下游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一二三期;瓦石峡河东支315国道大桥下游右岸护岸堤及水保林围栏项目;若羌河东支生态治理工程。

水源地保护工程:若羌县城水源地保护工程;若羌县瓦石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若羌县依吞布拉克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依吞布拉克镇饮水安全保障工程;瓦石峡镇水厂塔什萨依水厂合并改造提升工程;两镇一乡供水改扩建工程;依吞布拉克国有独立工矿区供水工程项目;若羌县新成立乡、村、社区安全饮水工程;铁木里克乡集中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

第四节  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

完善新基建支撑体系,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和发展应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等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在各个环节的集成应用,建成智慧若羌。加快康拉克、阿拉干、红柳沟等5G基站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深度覆盖。

新基建重点工程:

5GIPv6等新一代互联网工程;公益WIFI创新转型工程;建设跨区域数据中心(IDC)工程;建设交通换乘、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咨询平台建设项目;通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信息体系建设项目;灌区骨干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阿尔金山特种旅游区安保监控设施项目;智慧党建信息化系统项目;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居家智慧养老院建设项目;城镇小区智慧化管理工程;群众工作智慧化建设项目;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第六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塔东南中心城市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兵地一体、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新时代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道路。

第一节  实施新型城镇化精品工程

围绕巴州副中心城市定位,丰富城市元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继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快“撤县设市”步伐,着力打造“丝路历史名城、文化旅游重镇”。推动城市向南向东发展,向南提升城市承载力,把城南区、城西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生活便捷的城市片区;向东实现主城区同现代工贸物流园有机衔接,拉开城市框架,全面提高人口、产业的聚集能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补齐休闲、娱乐、餐饮、康养等功能短板,提升改造商业街,规划建设星级酒店,开发建设商业综合体、保障性住房小区、高档住宅,打造休闲、娱乐、购物、美食于一体的特色街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建设奥林匹克公园、主题公园、森林公园,以及城市历史博物馆、地质地理博物馆、阿尔金山博物馆、红枣博物馆、罗布泊博物馆、矿产博物馆等各类会展、展馆中心。实施城市特色和景观风貌提升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改造、市政道路改扩建、供水供暖供气提质工程,提升城市美化、亮化、绿化水平,建设休闲、宜居、绿色、优美的“园林式若羌”。建设环城水系、人工湖泊,加快羌河、若水生态治理工程,把若羌打造成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山水林融合精品小镇。

第二节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促进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融合。发挥中小城市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加强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产业和城市建设协同发展,推动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金融业、文旅产业发展,多元化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空间。

第三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完善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

第四节  实施人口增长计划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拓宽落户通道,简化落户手续,鼓励举家落户。坚持流动人口迁入一批、公职人员落户一批、较高层次和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一批、外来农业人口转移一批、发展产业吸引一批、发展旅游吸引一批、打造教育高地吸引一批七个一批措施,用好347条落户政策

第七章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优先发展,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一节  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做到“八个衔接”“八个不变”“八个确保”,保持5年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动态监测、即时预警,用好脱贫攻坚防风险基金,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

第二节  加快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加大引才、聚才、育才、用才工作,大力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健全职业农民制度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通过内育外引相结合,补足农村人才短板,持续激发乡村人才队伍活力。以内育培养乡土人才。成立职业技术学校,推进开放式、多元化办学,采用以工代训”“产学联合的方式,培养技能型劳动力,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充分利用已有的农牧民夜校,采取学校+乡镇的模式,启动全民素质提升行动,开展技能、国语、法律培训。以外引优化乡村人才配置,大力引进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场、懂法律的现代化人才,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等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稳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充分发挥现代文化的教育、凝聚、鼓舞和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乡村文明建设,建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切实尊重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强化教育引导,不断激发群众维护团结稳定、遵纪守法、邻里和谐、勤劳致富、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等方面的动力和热情。积极引导群众科学理财和理性消费,减少不必要的生活支出和铺张浪费,培养积极健康的理财观念。加强文化软硬件建设,建好农家书屋、文化室、文化大院、乡村学校少年宫、文化大舞台等各类文化阵地,组建农村文艺队、体育队,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性文娱体育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坚持深入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大力倡导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实施生态振兴行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拓展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常态化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等突出问题。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持续改善居住和村庄环境,做好院内院外“6+1件事,推动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

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试点县先行先试作用,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统筹用好各支驻村力量,抓好基层工作岗、双千人才和留疆战士培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强化组织保障。落实一会制,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四议两公开和村务监督机制,强化村民自治水平。提升广大基层干部的法治观念,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积极调解处理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把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村文化。

第三节  深化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和政策,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激活农民财产权。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支持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水价改革,落实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快水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实行水权转让,不断提高农业供水效率和效益。统筹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兽医社会化服务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第四节  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开展特色农业生产、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探索和组建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纽带的技术管护服务队、互助组,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精细化、标准化生产,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与带动能力,支持和鼓励农民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完善盈余返还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协同发展机制,推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农户农牧民股金+土地流转金+返聘务工薪金等方式,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发展庭院经济或投身二三产业,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强化产销对接,拓展疆内疆外农产品销售两张网,实施百城千店市场开拓工程,探索建立特产门店,逐步扩大内地旗舰店数量和规模,依托县招商小分队,加大与内地重点城市、援疆省市产销对接,满足各类市场主体需求。依托电商村级综合服务站等平台,推动全民电商,发展直播经济,打造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第八章  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全面打造文化润疆示范区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更好地宣传教育群众、团结凝聚人心。

第一节  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润”字当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润泽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世界。推进红色文化记忆传承创新,打造二军六师骑兵营旧址、“两弹一星”展陈馆、红砖路等一批互动式的展陈平台,梳理出一批在若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传播推广价值的历史事件和典型事迹,提炼形成创业奋斗、创新实践的精神资源。谋划成立楼兰学研究院,组建楼兰文化研究专家库,建立楼兰文化素材库,探寻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基因,让历史发声、文物说话,成为“文化润疆”的重要支撑。推进楼兰故城、土垠遗址、LE古城、壁画墓安防工程落地实施。推动中华文化元素和标志性符号进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建设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点工程和项目。

第二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积极挖掘、整理、宣传若羌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向各族干部群众讲清楚各民族血脉相连、命运共同的道理,突出抓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心灵深处。

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推动各族干部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走动互动起来。用好“三进两联一交友”和“课前三分钟”等载体,教育青少年认识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树牢“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一视同仁、依法办事,使各族干部群众坚定坚决地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巩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景区、进窗口单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好学生”“好居民”“好员工”“好邻居”“好大院”“好巷道”等创建微行动,不断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促进互嵌式发展。每年至少选树2个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群众反映好的互嵌式示范社区,有计划、分批次打造不同类型的互嵌式示范小区和示范村镇,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构建互嵌式市场、互嵌式经济街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共同体。加快建成一批中华文化主题公园、广场、雕塑、园林、乡村画廊等,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社区运动会、文艺汇演、节庆活动等,激发各族群众热爱祖国、热爱新疆、热爱若羌的美好情感。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常态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崇尚文明家风、倡导科学生活”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进万家,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每年推出一批正确反映新疆历史、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彰显优秀民族文化特色、符合现代文明理念、反映各族群众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新疆故事、若羌故事,理直气壮宣传社会稳定的大好形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举办百日广场文化、乡村大舞台、文化大院、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节庆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书画摄影作品展等活动,厚植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

  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制定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展和提升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水平,推进文化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培育和扶持一批特色文化骨干企业、小微企业、创客空间。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若羌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重点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底蕴浓厚的文旅景区,扶持和建立楼兰故城、米兰古城等重点文化旅游基地,加强丝路文化旅游线路建设。

文体项目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项目;瓦石峡镇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吾塔木乡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台特玛湖户外运动设施建设项目;阿尔金山户外运动营地建设项目;体育公园项目;骑行步道建设项目;健身步道建设项目;奥林匹克公园项目;楼兰故城保护设施建设项目;海头古城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小河墓地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县融媒体中心办公大楼亮化升级项目;楼内电梯安装工程。若羌县应急广播程。

  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第九章  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治理示范区

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县,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自然资源上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天蓝山绿水清的美丽若羌。

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抓好康拉克湖和台特玛湖周边绿洲等重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集中力量开展荒漠化治理、沙源地治理、引洪抚育、植树造林、种草等工作,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逐步构筑百万亩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农区外围防护林、国道绿化工程建设,持续推进380”绿色长廊工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高位推进石棉尾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争取列入国家项目库。推进绿进城、水进城,使城镇内部的水系、树木、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努力形成“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大绿化格局。加强乡村原生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草原牧场、小微湿地保护,推动农田防护林修复改造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让秀美乡村成为若羌的靓丽名片。

第二节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聚焦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企业责任、全民行动、监管、信用和法律法规“七大体系”,形成导向清晰、执行有力、激励有效的环境治理体系。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联防联控、同防同治,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统筹节水、蓄水、调水,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加大地下水超采专项整治力度,推进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开展阿尔金山飞机增雨作业,保障米兰河水库和若羌河水库蓄水量。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让老百姓吃的放心、住的安心。

第三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绿色先行、生态优先,严格执行国家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标准,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加快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绿色工业。

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工厂创建活动,积极推广绿色采购、绿色建材、绿色居住、绿色包装、绿色物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为建设美丽若羌注入绿色新动能。

全力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争创全国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65%强制性节能标准,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75%强制性节能标准。围绕碳中和、碳达峰,积极参与碳交易。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严禁三高项目进若羌,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第十章  深化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依法依规管理交通、城建、金融、农牧业、矿产开发、园区开发等九大国有平台公司,力促落地1家上市公司。抓好农业农村、教育医疗、服务业等有利于增强民生福祉的改革,抓好防灾减灾等有利于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改革。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加强财政资源,增强重点领域和战略任务的财政保障。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落实高质量发展财税政策,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完善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制度,深化投资报建审批改革,健全完善投资运行监测预警、监管执法体系,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采取资本金注入、运营补贴、以奖代补等投融资方式,提高政府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打造智慧审批政务服务。着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做好妈妈式”“店小二式服务,落实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等服务举措,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全力打造全州第一、全区一流的营商环境。

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坚持法治若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加快构建职责明确、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政府治理体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化三项制度执行,主动接受各级各类监督,习惯在受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全面加强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彻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全过程,实现重大政策(举措)、重大项目、重大活动、重大决策事项应评尽评、全程管控,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确保政府所有工作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第三节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优质企业、优质资产、优质资源的改制重组,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公共服务领域。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为民间资本建设项目开辟和建立绿色通道。严格规范、有序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落实各项降税清费减负政策,推动网络提速降费,落实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政策,降低企业用地、物流等要素成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和完善市场监管,维护民营企业权益和市场秩序。落实中小企业融资优惠政策,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投诉建议受理机制,推动企业家参与制定涉企政策。

第四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与发达省地市和战略合作伙伴的对接联络,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向若羌汇聚,至少与10个县市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深入推进委托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发挥驻外招商服务组和异地商会作用,突出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国字号央字头、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大块头的招商引资借助产业集聚区腾笼换鸟”“二次创业契机,寻求飞地经济”“总部经济合作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和增强满怀对建设美好家乡的热情,满怀对投资者的热情,满怀对若羌高质量发展的热情,人人争当宣传员”“招商员”“服务员”“战斗员。建立以引进资金为重点、企业满意为核心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打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组合拳,进行全方位对接、全流程帮办、全周期保障。


第十一章  推进共享发展,全力打造民生改善示范区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和促进就业两件大事,扎实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社保、民政等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办好利民惠民实事,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  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

坚持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就业相结合,突出抓好城乡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群体就业,不断提升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成效,实现年均新增城镇就业800人以上。五年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在36000元。办好技工学校,打造双创中心、人力资源市场,强化劳务派遣、职业中介和人力资源跨省合作,不断壮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卫星工厂,支持马路经济、夜间经济、跳蚤市场,带动更多就业创业。

第二节  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坚持兵地融合、联合办学、区域协作办学,健全托育、学前、基础教育、中职教育有序衔接、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打造四省交界的教育高地。加强教科研能力和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到2025年,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教师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学前阶段,创建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3所以上,自治州级示范性幼儿园5所以上。义务教育阶段,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新增义务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达到10000人,各学科合格率达到90%,初中毕业生入普通高中率稳定在70%。打造普通高中教育品牌,力争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92%,一本上线率达到70%。加快职业高中建设,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到2023年在校生达到1200人,到2024年建成面向四省的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项目:

若羌县九所幼儿园儿童防摔悬浮式地板工程建设;县农村学校及幼儿园煤改电项目;县学校及幼儿园更新改造教学仪器设备项目;吾塔木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县第三小学综合教学楼、风雨操场工程;县中学高中学生宿舍楼工程;县中学学生运动场塑胶工程;县中学学生水冲式厕所项目;县城西新区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运动场主席台看台、学生礼堂、学生跑道、食堂值班室、围墙等设施工程建设;县城东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学生宿舍、学校初级中学教学楼建设;县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县高级中学学术报告厅建设;邢台高级中学建设;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若羌县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建设项目;第四幼儿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吾塔木乡幼儿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三小学学生宿舍及餐厅建设项目;第三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县“一中心两平台”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录播系统建设;县瓦石峡镇新建教学点改扩建项目。

第三节  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实现对生命全程的健康服务和保障,以打造立足若羌、面向南疆、带动周边的区域性医疗专科中心、卫生救治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健康促进行动,持续推动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在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后期治疗服务上取得新进展。推进县域内医共体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瓦石峡镇、依吞布拉克镇卫生院独立开展二级手术,每个行政村建设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乡村就诊率提高至70%,确保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深化区内外医疗合作,借助巴州人民医院托管、河北眼科医院专科联盟优势,引培一支拥有5名学科带头人、6名高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的医学人才队伍,大力发展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等亚专业,重点建设心血管科、中医科、眼科等特色专科,打造区域医疗专科中心。着力提升妇幼保健能力,开展孕期DNA遗传病检测、三级四维彩超、孕晚期唐氏筛查等诊疗服务,到2023年实现全孕周期健康保健不出县。

卫生健康项目:

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若羌县中心血站建设项目;若羌县人民医院急救站建设项目;若羌县中医院建设项目;河北眼科医院若羌分院建设项目;县人民医院瓦石峡治疗分中心建设项目;若羌县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若羌县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设施提升项目;若羌县康养中心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若羌县人民医院骨科、精神科建设项目;若羌县托幼中心建设项目;若羌县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持续深化全民参保工作,重点将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补充参与,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在全疆率先建成充分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制度,统筹推进敬老院、农村幸福大院等持续运行。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维护军人及其家属合法权益。

第十二章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区

第一节  大力推进法治若羌建设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实现法治若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稳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把全面依法治县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稳定各个领域,扎实推进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律武器开展斗争、打击犯罪,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风险、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执法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专业、行业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设,健全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推动全县形成全民懂法、全民守法的浓厚氛围。

第二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坚持党委居于社会治理体系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引领并统合多元利益诉求、聚合力量的支柱。要整合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依法赋予乡镇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确定协商重点,健全座谈会、听证会等协商机制和社会公众列席有关会议制度,把各族群众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信访制度和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把矛盾风险解决在基层,推动平安若羌建设迈上新台阶,建成和谐社会。

提升基层群众自治能力。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基层协商机制,提高基层群众主动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权力事项,接受群众监督。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健全备案和履行机制,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加强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以线上AI+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和线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为基础,线上线下联动,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促进社会沟通,改进管理服务。开发网上办公系统、专门应用程序平台,形成微端融合、服务联动的智慧政务网,让群众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参与讨论、投票、监督等活动,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第三节  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理念,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加强安全监管,强化风险防控,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实现事故总量和一般事故持续下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领导责任、地方属地管理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隐患集中排查,切实抓好暑期、假期、汛期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执法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分级分类制定监管办法,建立完善重大风险监测系统、隐患排查整治信息系统,推行线上随机抽查、线上监管。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和企业安全诚信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

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责任体系,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监测预警,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强化地震和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提升防灾、减灾和救灾水平。坚持依法管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实施精准治理,实现预警发布精准,抢险救援精准,恢复重建精准,监管执法精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第十三章  加强合作,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

广泛吸引和凝聚各方优势资源,加大对口援若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优化军民融合发展制度环境,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向更高水平迈进,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节  全面提升对口援若水平

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依托河北省邢台市对口援疆优势力量,深化城建、教育、医疗、文化、人才援疆以及人才智力共享、交往交流等12项合作机制,强化援受双方互补作用,实现两地合作共赢,切实发挥援若最大效益。

继续加大人才援疆力度。积极做好援疆人才的关心关爱和实践锻炼,提升援疆质效。扎实做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对口支援工作,推进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促进与内地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力度。援受双方携手发力,支持若羌县村(社区)党员教育基层站点建设,完善县委党校综合服务设施,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平台。依托邢台市优质培训资源,选派若羌干部到援疆地区挂职学习,推进各领域人员特别是基层干部人才、科技中青年骨干和紧缺职业技能人才赴援疆地区培养培训,制定专项规划,加强组织实施。

抓好产业援疆。积极搭建农副产品销售、工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商贸物流产业、招商引资合作平台,鼓励和支持邢台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若羌产业发展,到若羌投资兴业。做好“十四五”援疆规划项目的储备工作,争取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纳入河北省援疆“十四五”规划。全力推动河北巴州(邢羌)科技产业园建设,推动沙河玻璃、红枣专用机械制造、新天绿色能源三、四期等项目落地,抓好签约成果的落地生根。探索开展“飞地经济”试点工作。大力实施特色产品销售“十城百店”计划,充分利用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展平台,扩大特色农产品内地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依托若羌县旅游资源,实施产业援疆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康拉克游客中心建设、其文库勒湖旅游开发项目、英苏特色民俗村旅游建设项目,为若羌县全域旅游打造支撑平台。

加强民生建设。坚持民生优先,重点支持若羌县城镇化建设,打造民生建设亮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镇综合设施,支持若羌县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大气污染监控平台、农村煤改电等重点项目。立足健康卫生惠民,健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施河北养老院附属工程、县乡村三级卫生站点建设等重点项目。围绕脱贫攻坚战略,支持扶贫超市、牧区道路建设,为扶贫工作增添活力。

对口援疆项目:

幼儿园学校。县九所幼儿园儿童防摔悬浮式地板建设;吾塔木乡河北幼儿园、铁干里克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县第三小学河北综合教学楼建设;城东新区河北小学建设;县河北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县河北邢台中学建设。

文旅。县文化基础设施完善项目;县应急广播工程建设;县《丝路丰碑》歌舞剧建设;县文化创意手工技能培训中心建设;若羌镇文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吾塔木乡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瓦石峡镇文化站改扩建项目;县康拉克游客中心建设;县其文库勒湖旅游开发项目;县英苏特色民俗村旅游建设项目;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就业项目;引客入疆、送客入冀项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中心及文化传承建设项目;祁曼塔格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项目;若羌河北邢台高级中学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两润”项目;。

城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配置项目;县大气污染监控平台项目;县农村煤改电项目;县农村基础设施维护项目;县垃圾填埋项目;农村环境卫生设备更新项目;县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县乡村综合服务项目(县英苏牧业村、库尔干村、亚喀吾斯塘村、托格拉克勒克村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古力巴格社区、依格孜吾斯塘村、吾塔木乡乡镇、瓦石峡镇乌都勒斯塘村、瓦石峡镇吾塔木村、县瓦石峡镇乡镇、铁木里克村、铁木里克乡乡镇、罗布泊镇乡镇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瓦石峡镇塔什萨依村扶贫超市建设;瓦石峡镇-牧业村-基础设施-乡村道路建设;依吞布拉克镇污水处理项目;塔什萨依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

民生。河北养老院附属工程提升项目;县乡村卫生项目(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县依吞布拉克镇中心、县瓦石峡镇中心卫生院改扩项目;若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铁干里克镇努尔巴格村、铁干里克镇牧业村、瓦石峡镇牧业村、若羌镇胜利社区、若羌镇团结社区、若羌镇新城社区、若羌镇楼兰社区、若羌镇文化社区等卫生服务站建设;乡镇卫生院救护能力提升项目);县少数民族公墓建设;汉族公墓提升建设;瓦石峡镇汉族公墓建设;少数民族公墓提升建设;农副产品外销平台建设项目;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仓储建设项目;“双创中心”建设项目;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项目;产业发展带动就业项目;乡村振兴项目;若羌县中医院建设项目;维稳能力提升项目;基层阵地建设项目;基层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项目;若羌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站点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站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

人才交流。急需紧缺人才柔性引进和培养项目;优秀干部和骨干人才挂职锻炼项目;基层干部人才赴邢台进修学习项目;若羌邢台交往交流项目;若羌县村(社区)党员教育基层站点建设;县委党校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第二节  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思想,完善落实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现场办公、督查指导、宣传引导等5个方面机制,推进战略规划、产业发展、国企改革等15个方面融合,积极推动兵地优势互补、设施共建、资源共享。

产业发展共促。加强顶层设计,共同推动十四五产业规划编制和重点产业布局。抢抓兵团向南发展政策优势,联合驻县部队、兵团第二师共同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发展军用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塑料制品等生活配套产业。推进兵地产业链相互配套,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共同开拓市场,形成规模、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加快农业、教育、文化、医疗、旅游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兵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民族团结共创。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兵地共建活动,进一步密切兵地各族职工群众的联系,组织好、开展好各民族联心联谊、结对认亲等活动,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开创兵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联谊、互助常态化工作新格局。

维护稳定共担。

第三节  构建军民融合新格局

促进军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驻县部队资源,规划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打造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围绕后勤保障和社会服务等领域,通过储一扩四代储模式,加快建设粮油储备库、中央厨房配送中心,努力形成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加强和推进军民融合项目谋划,按照军民融合发展新要求,加强与驻县部队和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围绕后勤保障和社会服务等领域,认真谋划一批军民融合发展产业项目,努力形成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军民一体,认真做好军民融合发展产业项目的前期工作,协助做好若羌至罗布泊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国防公路等项目规划建设。

第十四章  强化实施,保障规划有效落实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广大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强大合力。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坚决地做到在思想上认同核心、政治上维护核心、组织上服从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坚定捍卫核心、衷心爱戴核心、绝对忠诚核心。坚持把严守反分裂斗争纪律作为对党忠诚的试金石,教育督促党员干部在反恐怖反渗透反分裂斗争中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高三会一课质量,让党员干部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淬炼初心、体悟使命。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开展学习、宣讲、培训、宣传、普及、研讨等六项活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领悟,切实把思想伟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建立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党章教育、党规党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四史专题教育、对党忠诚教育、先进典型教育,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大力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坚定团结、大胆选拔、放手使用。坚持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不断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制度,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确保能够打硬仗、解难题、防风险。突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注重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吃劲岗位、基层一线磨炼,到疆内外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带着感情、满腔热情地关心爱护干部、关怀激励干部,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贯彻落实加强村党组织和村干部队伍建设“1+2”文件精神,加强新时代访惠聚驻村工作,推进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加大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力度,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成为政治上坚强有力、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基层执政骨干。开展十个一、十一个好评比创建和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夯实群团工作基层基础,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实行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效益奖励政策,当年经营性收入增收的20%,用于奖励村干部。

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能力素质、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和编制外工作人员队伍改革三提升一改革工程,进一步激发各级干部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奉献精神,提升领导能力、落实能力和统筹能力。深化运用三创三目标工作机制,坚持创建、创造、创新,紧盯横向目标、纵向目标、重点目标,进行常态绩效考评,强化流程质量考评,力促各级干部去暮气增朝气、去官气增亲气、去惰气增硬气。2021年重点激励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2022年重点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负责,到2023年要形成各级党员干部勇于开拓、奋力拼搏的生动局面。要逢旗必扛、逢一必争、逢冠必夺,有评比的工作争第一,没有评比的工作创经验,确保各项工作在全国全区大局中有地位、有位次。要水涨船高,及时根据最新要求、最新变化,动态提升目标任务,确保领先指标扩大优势、靠前指标增创进势、落后指标缩小劣势。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真正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持续落实减负措施,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重点纠治装样子、做选择、搞变通,落实工作重不重、重不重等问题,最大限度减轻基层负担。牢记若羌要率先领跑,惟靠实干”“实干,方能后发赶超,方能成就梦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崇尚实干、力戒空谈,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重点严查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入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科学把握惩、治、防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严惩腐败和严密制度、严格要求和严肃教育紧密结合,深化以案明纪、以案为戒、以案促改,扎牢制度的牢笼。坚持挺纪在前,综合用好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立,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深化政治巡察,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并重,推动建章立制、补短板、防风险,切实发挥巡察监督的治本功能。

第二节  加强政策支持

强化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纲要》实施的保障作用,加强财政预算与十四五规划的衔接协调。健全完善公共财政政策,确保公共财政资源优先投向就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对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等扶持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重大项目。发挥重大项目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带动作用,在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民计民生、农业农村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项目。完善重大项目与土地、资金、环境等要素供给的联动机制,强化项目实施保障。坚持项目规划引导,保持重大项目开工、续建、投产、储备的有机衔接,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

第三节  加大统筹协调

加强规划衔接。建立多规合一协调机制,做好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各专项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科学合理,形成以县级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

细化年度计划。以本《纲要》为依据,加大年度计划与规划的衔接,切实贯彻《纲要》的战略意图和重点任务。各乡镇、各园区、各有关部门对《纲要》具体目标任务要进行认真研究,逐一分析测算、找准找实支撑。年度计划要紧紧围绕新形势要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将《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落实,确定年度工作重点,明确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的年度实施要求。

第四节  做好监督评估

健全评估体系。建立年度监测评估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规划评估体系。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中期评估要结合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新趋势,重点评估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推进规划实施建议。

强化实施监督。将《纲要》实施情况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及时公布实施进展情况。县人大依法加强监督,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意见和建议。拓宽监督渠道,发挥监察、审计、统计等部门对《纲要》实施的监督作用。

完善考核体系。围绕《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制定评价考核体系和办法。增强政绩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产业结构优化、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民生活等考核指标权重,进一步增强规划指标的刚性约束力。

引导公众参与。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社团作用,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和透明度,营造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